该研究通过免疫荧光和活细胞时间序列成像,首次描述了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的过程。核膜破裂之后,染色体动粒相聚成簇。随后,新生微管负端在动粒附近集合并初步形成纺锤体的极——小极,多个小极组装形成多极纺锤体,之后,主轴的双极性通过小极的增多和聚集最终建立起来。通过筛选和鉴定后发现,HAUS6、KIF11和KIF18A这3种蛋白在纺锤体双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临床上,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发现了11例携带 HAUS6、KIF11 和 KIF18A 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分别表现出卵母细胞成熟缺陷、卵子受精失败或早期胚胎发育停滞。这进一步说明了纺锤体双极化异常是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异常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