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陈赛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赛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名誉博士,第七、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任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组学与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Frontiers of Medicine主编,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赛娟教授近四十余年来主要从事血液恶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率先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是该类白血病的始动因素;发现RNA解旋酶DDX3X基因突变是天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独特分子标志;系统阐明慢粒白血病和M2b白血病的多步骤发病原理;通过对急性T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基因组全景式研究,构制了T和B急淋的基因突变和异常表达谱以及系列新的融合基因等药物作用的靶点;应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开展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多组学研究;揭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砷剂作用的直接靶点,阐明砷剂“以毒攻毒”的分子机制,奠定了APL协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她注意基础与临床医学的结合,领导了APL的协同靶向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使APL 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同时,她将这一成功思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她领导和组织的复发/难治MM患者用 LCAR-B38M的CAR-T探索性临床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她的研究对我国血液学科发展具重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陈赛娟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0多篇,被引证数达达60000多次。陈赛娟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在内的10余项重要科技奖项。      
   
上一位

邱蔚六

(1932-2024)
2001年入选
下一位

项坤三

(1936- )
2003年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