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学院

社会服务

政策咨询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社会服务 >> 政策咨询 >> 正文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下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01日

政 策 简 报

1 总第1                                                 202071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下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策略

 

一、背景

2020629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种名为G4的猪流感病毒是从2009年大流行病的H1N1流感毒株演变而来。研究人员发现,G4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体细胞中复制。试验表明,人类暴露于季节性流感所获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对这种病毒人类可能几乎没有免疫力。研究还指出,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结果,10.4%35/338)的生猪养殖场工人抗体呈阳性。在总人口中多达4.4%可能已暴露在此新型猪流感病毒中。

上一次的大流行性流感是始于2009年在墨西哥暴发的猪流感,导致全球数千万人感染,此后多个国家已经意识到,持续监测猪流感病毒并评估其对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影响对于预防大流行病具有重要意义G4型病毒包含了2009H1N1大流行的基因,可能会促进病毒的适应,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此不仅需要加强对中国猪流感病毒的检测,为猪和人类开发针对G4的疫苗也是有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饲养数量不断增加, 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更加频繁,显著增加了各种人兽共患病的发生率,比如猪流感、禽流感、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结核病、布鲁菌病等。这些人兽共患病不仅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国家采取有效防控应对策略,从而促进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目前新冠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截至北京时间711018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58万例,达到10,585,152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1.3万例,达到513,913例。现在,任何地区都难以承受另一种大型传染病的暴发和大流行。

 

二、长三角地区人兽共患病风险分析

我国政府及公众对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认识比较有限,相关部门在发展畜牧业的时候,过度追求养殖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对人兽共患病及动物疫病的防控,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而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整合协同效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检测和监测能力,难以支撑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此外,我国对于人兽共患病的联合防控研究、新型疫苗开发和治疗药物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具有全亚洲最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人流和物流均处于高密度运转状态,一旦出现G4病毒感染人或人传人病例,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将造成重大冲击。

在猪群中广泛流行的猪流感主要有经典的H1N1亚型(CS H1N1)、类禽型 H1N1亚型(EA H1N1)和类人H3N2 亚型(H3N2)。在中国,猪群中流行的猪流感主要是H1H3亚型,也发现有其他亚型的存在,但是尚未在猪群中稳定流行。早在20093月,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县一名10岁流感样患者的鼻咽拭子中发现了一种亚型无法识别的流感病毒。41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该病毒是一种猪源甲型流感(H1N1)病毒 S-OIV。虽然人类、家禽和猪三源重组的猪流感病毒并不陌生,早在 10 年前就有报道在猪中发现了三源重组流感病毒,并且已经在猪中流行,但是,猪的重配病毒与这种直接感染人类的 H1N1 流感并不相同。前者广泛存在于猪身上,偶尔会传染给人类,但不能由人传人。甲型 H1N1流感在猪身上尚未被发现,但已能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6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把甲型 H1N1流感的警戒级别提高到6级,这是最高级别。6级意味着在2个或更多国家或地区发生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猪流感通过自然选择和变异成为人类大流行的流感。

通过查阅近年来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我们

获得了我国大陆地区生猪猪流感血清流行病学感染情况(如图1)和我国大陆地区甲型H1N1(2009 H1N1)猪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如图2)。从以上流行地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存在猪流感和2009 H1N1流感的高风险地区。

2011-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养殖场猪流感CS H1N1EA H1N12009 H1N1 H3N2生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1.17%237/333)、57.66%192/333)、79.28%264/333)和 9.52%26/273)。据2014-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16个地市117 所未经流感疫苗免疫的猪场中2284份猪血清样品中CS H1N1EA H1N12009 H1N1H3N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45%38.62%27.23%3.46%,而江苏省和浙江省的CS H1N1EA H1N12009 H1N1H3N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71%42.16%9.32%0.64%27.08%61.25%42.50%1.67%。数据显示4省(市)均具有较高的血清阳性率。因此,通过调查数据和风险地图可得知,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猪流感H1N1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但是否存在G4病毒及人群感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1:我国大陆地区生猪猪流感血清流行病学感染情况

 

 

 

 




2:我国大陆地区甲型H1N1(2009   H1N1)猪血清流行病学情况  

 

 

 

 

 

 

三、  防控建议

1、强化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应对计划

制定完善城市应对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暴发和流行的计划,由政府主导,加强部门间合作,细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在疫情应对中的工作职责,从政策规划层面明确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应急响应部门持续稳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作业中心(EOC)和应急作业网络(EOC Net)建设,稳步推进卫生应急学科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2、强化拓展疾病监测,整合分析综合监测信息

强化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网路,整合不同渠道、不同部门间的疾病监测信息,发展基于病原学监测、症状监测、事件监测的流感综合监测系统。加强与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及时获取动物间流感疫情动态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5G技术等手段定期对收集到的综合监测信息进行研判,掌握本地区人兽共患病的流行态势、毒株变异情况以及疫情暴发风险。

3、开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针对性指定防控策略

一旦发生人兽共患病突发疫情,应及时并持续地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科学研判疫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在疫情初期,由于对疫情认知有限,采取最严密的疾病防控和应急响应措施,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疫情扩散,为研究疫情特点和社会卫生动员争取时间。随着对疫情了解的深入,可选择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率、可持续发展的防控策略。

4、科学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疫苗和特效药品研发

开展必要的疫苗、床位、抗病毒药品的储备,采购用依靠市场和社会资源,分散和集中储备、合同和实物储备、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将开展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研究和创新研发纳入重点科研计划,加强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升现有监测、预警、诊断和治疗能力。具体来说,科学布局猪流感研究方向,一是针对全国猪流感传播扩散的走向,开展有计划的科学布点,强化这些点上的检测与监测能力,为及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打断猪流感向人群扩散的路径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组织人医和兽医联合攻关,解决猪流感传播机制与致病机制,为诊断与治疗人感染猪流感提供防控产品;三是根据猪流感传播机制与扩散路径,开展预测预警研究,提前为猪流感对人体影响风险作出预警。

5、加强风险沟通宣传,提升全社会健康素养

针对猪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疫情,应加强舆情信息监测,面向公众主动开展风险预警提示和风险沟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引导舆论。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公众自我防范意识,改善公众健康行为。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强化健康促进,把健康政策融入多部门政策制定过程,切实提升全社会健康素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

周晓农、陈木新、朱泽林、薛靖波

上一条: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巩固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下我国防控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