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长
/__local/5/72/54/2AB8DA411F76D5A8A6F61BAEA22_D94DE768_3D91B.jpg

张文翔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后天免疫转录调控 课题组长
余㵑学者

 
科研方向
教育及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课题组成员
联系方式

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问题,涉及精细的分子层面和细胞网络调控。张文翔研究员20181月于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现为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获博士学位。经历工业界和投资界实践后,20199月加入哈佛医学院/HHMI Sun Hur实验室担任博士后/讲师,20244月回国成立后天免疫转录调控课题组。课题组立志在基础研究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探索临床转化。致力于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满足临床需求,期望能够研发出原创性药物,惠及广大患者。力求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生物学、药物研发、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接受系统且深入的训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Immunity(封面), Nat. Commun, J Biol Chem等期刊,被Nature, Immunity, Elite News, Chemical Word等权威媒介专题报道,担任Nature Immun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期刊的审稿人,并获Jeffery Modell奖,哈佛杰出华人生命科学研究奖和余㵑学者等。此外,具有工业界药物研发(曾担任医药公司科学家)和生物医药早期风险投资(曾担任风投公司投资经理)的丰富经验,并作为创始人获得风险投资成功将生物创新项目落地。这种跨学术界、工业界和投资界的多元化经历,促进了对生物医药行业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围绕后天免疫转录调控,课题组研究发现:基因组中重复微卫星序列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启动子-增强子环,提出新的基因转录调控模型(Nature, 2023);转录因子FOXP3Treg细胞功能中的多样化调控机制,纠正了过去10多年的误区(Immunity, 2022)。课题组将从分子和生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适应性免疫中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为肿瘤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治疗策略。


课题组研究方向:

课题组将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致力于解决肿瘤发生和免疫调节中的关键问题。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和瑞金医院的科研和临床资源,计划从分子和生化的角度,多学科交叉、并开发多种研究和分析方法,深入探索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并寻求临床转化

1) 进一步探究转录因子FOXP3Treg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微环境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动态调控机制。

2 研究整个免疫系统中其他核心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探索未知的更为复杂的调控模式,致力于发现普适性机制。

3 基因组中Microsatellite微卫星序列在免疫调节和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探讨其与特定疾病的关联性,并结合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岗位招聘:

目前,课题组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并创新性地开发了多种研究和分析方法,研究经费充足。在以上三个方向,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科研发展的需求,诚挚地欢迎各类青年才俊,包括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生、实习生、技术员和管家等加入。

课题组旨在创立多元化环境,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的方式探索生命科学中的基础问题,实现科研转化。课题组将提供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全力支持和协助各类人才项目申请,并因材施教,致力于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优越的支持和条件。请应聘者提供自荐信(cover letter)个人简历以及相关材料,命名为姓名+目前单位+应聘岗位发送至邮箱:wenxiang.zhang@sjtu.edu.cn,我们承诺予以保密。

工作地点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欢迎与课题组长邮件咨询。



版权所有: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电话:021-63846383 传真:021-63846383

沪公网安备 31009102000053号 沪ICP备18007527号-1 邮箱:sii@sh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