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学院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CEJ丨殷堃团队搭建现场移动互联病原检测平台

作者:赵忠全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7日

在生命科学与公共卫生领域,快速、精准的病原体检测技术对于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蔓延、实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核酸检测方法如PCR依赖大型设备与专业实验室,操作复杂、耗时长,限制了其在全面筛查及家庭场景中的应用。近年来,CRISPR/Cas系统以其快速、高特异度、高灵敏性及便捷的优势,引领分子诊断技术革新。CRISPR/Cas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核酸扩增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用于检测多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等单位的王君煜、上海市疾病预防中心丰俊研究员等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Field-deployable FCVD: A contamination-free dual-mode diagnosis platform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exual co-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现场可部署、无污染、可视化双模式检测平台(FCVD),用于同步检测HIVHPV等性传播病原体,为实现临床环境或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精准分子诊断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该研究首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无污染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的CRISPR双通道检测策略,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Zst聚合酶,实现了无需额外逆转录酶的DNA/RNA同步检测。该酶高效聚合包括dUTP在内的四种核苷酸,结合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有效降解扩增产物,彻底杜绝气溶胶污染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发了配套的便携式加热与信号读取设备,支持蓝牙连接与智能手机实时监控,使检测过程更加便捷、直观。

研究结果显示,FCVD平台对HPV-16HIV-1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10拷贝/µL10²拷贝/µL,在临床样本检测中与金标准PCR方法高度一致。该平台支持比色法与侧流层析试纸条两种可视化读值方式,用户无需专业设备即可完成结果判读,极大提升了技术的可及性与实用性。该平台的建立不仅是CRISPR与等温扩增技术融合的重要突破,也为性传播感染的早期筛查、现场诊断与防控干预提供了有力工具。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王君煜、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丰俊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全球健康学院殷堃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健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宋今召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4J22800900)、上海交通大学交叉学科项目(YG2024ZD02)及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ZDYF2022SHFZ321)的支持。

 

下一条: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全球健康学院周晓农Kokouvi Kassegne团队针对恶性疟原虫STEVORs的保守表位设计了具有广泛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