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外护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的协同发展,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护理管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上海市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2025-14-05-018[沪])于2025年6月16日至20日顺利举办。上海、浙江、广西、辽宁、宁夏、四川、江西、湖北、广东、江苏、云南、福建等地医学院校和医院百余名护理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由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护理管理研究所所长章雅青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福胜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对大家在百忙之中拨冗参加本次“2025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引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的研究指出,我国人均寿命虽达80岁,但健康寿命仅有70岁,这"缺失的十年"亦给予了护理专业人员大有所为的空间。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医疗健康格局,也为护理科研带来了全新机遇。希望学员们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次学习中,通过深入交流和实践总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为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首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欢迎,特别感谢了项目负责人章雅青教授多年来为打造这一继续教育品牌项目所付出的努力。她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护理学科发展正迎来重要机遇期。她强调,要推动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整体布局,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赋能的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创新突破。她期望全体学员能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深入交流、开拓视野,提升护理科研与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护理多学科交叉提高科研质量,共同为服务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6月16日首日课程中,福建医科大学原护理学院院长姜小鹰教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教授和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护理管理研究所所长章雅青教授分别就“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与思考”“主动健康领域的护理科技创新”“护理研究项目中的问题对策与AI应用”等与学员们共同交流研讨。

6月17日,培训班分别邀请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王文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莺主任两位资深专家,围绕“如何高效且严谨地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实施科学的理论与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分享。同时,培训特邀上海交通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主任施忠英和心理治疗师牛小娜组织了心理减压赋能科研体验式工作坊开展沉浸式学习交流。

6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侯黎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临床医学院(筹)常务副院长蔡泳教授、大连大学安力彬教授分别围绕“3D护理项目孵化及成果申报”“护理科研中的统计学设计和应用思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及其注意事项”等主题与学员们进行了交流研讨。

6月19日-20日,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学院院长李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郑一宁老师就学员们普遍关心的“护理研究中理论的构建及验证”与“护理学中外文数据库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全神贯注地汲取知识养分,踊跃提出富有见地的问题,与行业专家展开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本次培训还促进了与香港地区护理专业同行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构建起开放共享的专业发展新格局,为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护理服务体系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2025-14-05-018[沪])以高质量课程体系、定制化教学设计和精准化科研指导为核心特色,助推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在为期五天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良多,在夯实了护理科研方法论基础的同时,拓宽了视野,激发了思维,为今后开展专业领域深度研究、突破科研创新瓶颈,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落地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