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临五一班举办“阅海派文化,润医者仁心”系列班导师活动
2025-06-09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胡丁鳕、刘吕成
 摄影:鲍怡彤

2025年春季学期,2023级临五一班开展了以“阅海派文化,润医者仁心”为主题的系列班导师活动,旨在以海派文化为纽带,将德育、美育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本系列班导师活动将海派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价值塑造有机结合,包含医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育、职业精神塑造三方面的内容,2023级临五一班班导师陈孜瑾、辅导员解璐佳及全体同学参加。

海派风华:解码上海城市文化魅力

3月27日,班导师陈孜瑾以沪语学习为切口,带领同学们解码海派文化内核,特别邀请国家二级演员、上海戏曲家协会会员施佳杰担任教学讲师。施老师从名字、数字、家乡等简单词汇入手,用清晰易懂的讲解和生动鲜活的演绎,引导同学们完成沪语版自我介绍,在连词成句间初步感受上海话的发音特点与表达逻辑。随后,他以一首《上海谣》“从十里洋场到黄浦江边,从武康路外到石库门前...” 为切入点,带领大家在方言韵律与文化解读中,深入领悟沪语在时代变迁中坚守的文化根脉——那些融合着“中西互鉴”智慧的词汇、“柔中带刚”的发音规则,恰似医学工作者需兼具的人文温度与科学理性。


医路仁心:博览上海城市精神品格

5月28日,班级以“行走在瑞金”和“共读一本书”的形式让医学人文教育从文字走向鲜活的生活场景。瑞金医院融合海派文化的开放创新与医学人文的关怀精神是上海医学领域的重要标杆。本次活动将瑞金医院转化为移动思政课堂的场地,以实地探访+现场讲解的方式,同学们漫步在承载着历史底蕴的广慈路,驻足瞻仰外科学先驱傅培彬的半身铜像,凝望象征生命力量的 “生命之树” 主题雕塑,穿行于记录着医学领军者成就的院士林。在脚步丈量与文化感悟中,一堂别开生面的 “大思政课” 徐徐展开,让医学人文精神浸润每一位学子的心田。

读书分享环节同学们就斯蒂芬·韦斯塔比撰写的《打开一颗心》,探讨医学的厚度与人文的温度。王湜岚以安娜五次开胸手术的始末,感悟生命之韧性与医生职能之崇高;杨可玉聚焦“医学伦理”视角,强调在生死的天平上个体的平等,医生在履行其救死扶伤的责任时不应被道德行为判断主导;革映羽以心外科辅助器械的演进史,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医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位同学从生命韧性、医学伦理、技术革新维度展开探讨,让生命敬畏、公平守护、科学创新与人文关怀协同发展等医学本质更立体。

活动尾声,附属瑞金医院OPO器官捐献协调员邢磊为同学们讲述现实生活中器官调度工作中鲜为人知却震撼心灵的故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他以贴近实际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中国器官捐献的发展历程、取得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同学们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分享思考,现场氛围热烈。


“阅海派文化,润医者仁心”系列班导师活动以海派文化为窗口,从沪语学习与海派精神解析入手,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上海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历史脉络,正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同学们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投身医学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青春誓言。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