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儿科学专业举行“开学第一课” 班导师联合活动
2023-03-14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刘星雨、许佳怡、王子聪、吴彦霖
 摄影:邓湘

近日,2020级儿科学专业全体学生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联合班导师活动——“预见未来”开学第一课活动。2017级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的毕业生徐智康、李奕,周思怡3位同学来到同学中,分享后期专业学习特点、科研体会和推免经验。

为了帮助广大儿科专业学生坚定职业理想,全面了解儿科学专业培养全过程的特点,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辅导员周栋老师联合2020级儿科学专业班导师谈珍、曹清、李志玲三位老师,共同策划了本次活动,精心挑选了3位学长学姐开展不同主题的朋辈分享。

活动伊始,李奕分享了大四学年开始,需要面对的学习节点和重要考试与学习节点,然后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需要学习课程的一些特点。鉴于这些课程内容复杂,千万不要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要更加注重知识积累和巩固。随后,她也从打好理论基础,培养临床思维,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分占比这四大方面讲述了临床课程的重要程度。她着重介绍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种类和要求,以及科研经历以及面试准备。在专业选择上,她也分享了自己选择精神科的心路历程。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的周思怡通过用“正在努力适应临床生活的有情打工人”、“喜欢手术室不喜欢办公室的纯粹外科人”、“上班时下班时都不得不学习的专硕人”来介绍自己。她结合自己进入临床后身份上的转变,讲述了儿科内外科的工作内容,本科与硕士学习中的不同之处,以及规范化培训与专硕学习的基本要求。她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未来的规划,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儿科的大家庭。

徐智康虽然因医院临时有科研任务无法到场,但是他特别在前一晚录制了视频,讲述了他对科研的理解。他说到,做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患者和治疗疾病,也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想要做好科研,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科研技术,而且需要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要学会自己主动选择课题,将实践基础与科研思维相结合,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最后他赠与同学们一句名言:“我们帮助的是占世界人口总数20%的儿童,这是人类100%的未来。”

随后,两位同学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辅导员周栋老师也以“聚焦”“选择”“格局”三个关键字进行总结。他建议同学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要求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打开格局,不焦虑、不懈怠,以内心的热爱选择自身的专业方向,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洪流。

广大同学都表示,学长学姐不遗余力的倾囊相助,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井井有条、忙碌但和乐观向上医学生的生活,也让即将离开基础医学院的我们,服下了一颗“定心丸”,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学习热情,心态转变的确定性,一定可以获得灿烂的未来。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