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项目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张晓溪副研究员、何健博士,携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老挝国家疟疾、寄生虫学和媒介学中心(CMPE)的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远赴老挝占巴塞省,开展“澜湄国家One Health评价系统与应用”技术培训与实地调查工作。

深入实地:在复杂场景中践行One Health理念
作为2025年9月下旬“一带一路”国际医学培训项目及世卫组织—中国南南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培训将防控技术课堂延伸至湄公河畔的村庄与农田,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在老挝占巴塞省孔县龙坑村与宋文克村,交医师生与中外专家密切配合,为当地居民采集粪便和血液样本,并在现场高效完成样本预处理。项目特别注重对老挝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从样本采集到实验检测,中方专家手把手传授关键技术,在专业交流中培育当地新生力量。

同时,他们与老挝公共卫生人员并肩协作,精心制作了健康教育材料,并围绕血吸虫病防控知识进行现场讲解。将专业的血吸虫病防控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用得上的日常行为指导,重点讲解避免接触疫水、改善环境卫生等措施,切实增强社区自主健康管理能力。

闭环协作:从田野到实验室的联防联控
完成村庄现场工作后,团队转赴老挝CMPE实验室,与当地技术人员并肩协作,共同完成了样本的DNA提取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现了从现场采样到实验研究的闭环。在CMPE及老挝卫生部传染病所、农业部动物卫生实验室,工作组与各机构专家围绕数据分析、监测策略及技术标准等议题开展了交流。
中方团队分享了在血吸虫病分子诊断与环境监测方面的经验,老挝同行则结合本地流行特点与防控实践,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难点与操作挑战。双方在联合分析数据、共同撰写研究报告以及规划下一步跨境追踪研究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未来持续开展高水平联合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行动充分体现了One Health理念的核心要义——通过人、动物与环境健康的协同治理,从源头控制血吸虫病等跨境传播疾病。

在为期一周的密集工作中,联合工作组辗转多个村庄与实验室,高质量完成了样本收集、快速检测和现场评估。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夜、彼此鼓励的微笑,已悄然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凝结成中老两国卫生工作者之间深厚而温暖的情谊。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能力与情感的共建,为区域血吸虫病防控网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写下了生动注脚。
背景信息
自2015年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启动以来,世卫组织与中国合作方已在亚洲、非洲1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卫生项目,覆盖人口超过1682万。老挝血吸虫病防控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经过十余年的药物干预、社区动员及多部门合作,老挝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已从全国多地被压缩至南部的占巴塞省,感染率和感染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