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临五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2019-05-05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陆丽
 摄影:万金滔



4月29日中午,1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三大班的班导师活动在班导师孙雪青、辅导员王栀沁的带领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中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中,孙雪青老师邀请到了瑞金医院呼吸科的陈巍医生为同学们讲述他的援藏故事。

2016年,陈巍医生与上海其他19家医院的专家共同前往西藏,在日喀则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组团式医疗援藏”。他们都知前路艰险困难多,高原雪山常相伴,但仍接受使命无所惧,任重道远无怨悔。

陈医生刚刚到达西藏,便开始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并伴随着头晕、腿软等症状。他说道:“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在西藏他第一次体验了插上氧气管是什么感觉。”可能现在道来,仅仅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他当时的处境,同学们都深感敬佩。

2016年,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最高的楼房只有五层楼,仅有一栋楼有电梯;冬天低温情况下无法使用水龙头,洗手均需要使用保温桶的水;藏民住院会自己带风干的羊腿和锅,在病房内解决饮食问题……雪山之巅,白雪皑皑,白袍加身,责任在身。援藏医生们除了需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面对当地医疗条件恶劣、医务人员缺乏、患者人数众多等困难,条件艰苦,但他们遇难克难,奉献真情。

援藏医生们竭尽所能,让我们看到,比高原海拔更高的是崇高的医德,比阳光下的白雪更闪亮的是精湛医术。他们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民众缓解病痛,到电视台进行健康科普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当地的藏民在康复后为他们送哈达,以表示感激之情。

陈医生将这一程概括为“援藏一年,藏缘一生”。他说作为医学生,处在上海这一个拥有丰富医疗资源的地方,更加应该像援藏医生一样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拓宽生命的广度,既要向更深更远的知识颠覆攀登,也要以患者解决病痛、救死扶伤为目标,向成为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努力奋斗。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