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97.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31.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93.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93a5080775.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97_s.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31_s.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64f5080793_s.jpe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10/x_93a5080775_s.jpeg 1 2 3 4
2018-10-12 浏览( 来源:学指委 
 撰稿:张正越
 摄影:马燮尔
 

  10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沈洪兴教授给医学院2018级新生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创外科学新时代”的讲座,他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讲述了当今由机器人开创的医学新时代。

  讲座开始,沈教授介绍了自己二十年的从医经历: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华盛顿大学担任讲师;从基层军医磨练心智夯实基础到外科博士进行临床科研,再从骨科医师内外兼修到脊柱专家精益求精.。此外,他还分享了参加医学论坛、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大会的难忘经历,让在座的学生们认识到医学人工智能的帷幕已然揭开。

  其次,沈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医疗机器人、智能药物开发、智能影像识别等。同时,他展示了脊髓病手功能评测系统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一张图片解读了外科手术发展的历史,详细说明了在目前医疗系统中占较大比例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另外,他还提到了传统骨科手术存在的三大主要困难,分别是手术精度不高、手术医生经受大量辐射和手术医生工作负荷过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学工作者,他常不断思考如何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保障。

  讲座的最后,沈教授介绍了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天玑TM骨科手术机器人。它能将手术步骤精简化,从图像配准、路径规划到机器人自动定位,最后由医生置钉。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了突破眼与手的局限,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更高的精度和保障。总而言之,由我国研制生产的这台医学机器打破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垄断,解决了国内病例数据反馈的问题,是一项重大突破。

  在同学提问环节,沈洪兴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是否会取代医生这份职业,做科研工作同其它专业人员相比的优劣势等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课程加强了学生们对医工结合的了解,对现代科技与医学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更加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医学的兴趣和决心。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