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刘颖斌教授做客闵行校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学生们讲述了外科的传承和创新,并结合他的求学成长经历,讲述了对医者的培养与塑造,让学生们对未来的医学求索之路有了明晰的认识。 首先,刘颖斌介绍了外科医生的人文素质。他说人文,是对理想人性的培育,对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而外科医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是要学会尊重人的价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社会对外科医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基本的医学知识技能之外,医生还应具备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作为外科医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等。 刘颖斌由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引出外科医生的特点,即外科医生应该是多元色的,在手术中是能工巧匠,沟通中是睿智讲者,科学上是受人尊敬的学者,勤奋、理性又平易近人,充满同情心和责任感。接着,刘颖斌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他认为父母是他第一任的老师,母亲自小便教导他要尊师重教。从小学到高中,艰苦的求学之路和老师们对刘颖斌的教导锻炼了他独立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了认真刻苦学习的风格,使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规划。在大学阶段,随着对知识理解的进一步深入,刘颖斌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阶段,刘颖斌的导师为人宽厚,关怀晚辈,经常手把手指导他动手术。他认为,是导师塑造了他的手术悟性和外科风格,这段工作经历也让他了解到临床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在攻读硕博期间,刘颖斌近距离感受到了外科大师的风范,外科手术技术和理念空前的提高。他的硕士生导师为人谦逊,尊重学生,淡薄名利,他的博士导师从不轻易放弃病人,常挑战手术极限。刘颖斌传承了这种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和勇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在日后的行医之路上不断攀登手术的高峰。在学习外科宗师风采的同时,他也认识到综合素质对一个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刘颖斌对成才经历的讲述,同学们了解到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需要扎实而艰苦的思维训练和不断磨砺的手术技术。刘颖斌告诉医学生们:态度决定一切,找准奋斗的方向很重要,同时也要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文字功底的锤炼。 最后,刘颖斌介绍了外科的传承和创新。他指出,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是当今的手术发展趋势。微创手术让治疗日趋精细化,3D技术的使用为外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刘颖斌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在他的从医道路上,许多品德高尚、医技高超的老师塑造了他的医学技能和人文素养。而如今,刘颖斌也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他倡导教学应随时代而变化,注重因材施教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平台,坚定地接过了外科传承的火炬。在提问环节中,刘颖斌就“现阶段的人生追求”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前景”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传承外科创辉煌,医路相伴师生情。刘颖斌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领略到医脉传承的精神延续和医路馨香的师生情感,他的现身说法为学生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所要经历的艰辛却热血的历程,刘颖斌教授用他的信念、热爱和执着引领着新一批医学生踏入医学殿堂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