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交大医学院成立牡丹剧社 演绎大医精诚的故事
2017-09-13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 
 撰稿:易蓉
 摄影:

  “思政课”不只在课堂上讲,也可以在舞台上演。以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为原型,将他70年从医生涯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搬上舞台的原创大师剧《清贫的牡丹》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演,剧场成为了医学新生们的“开学第一课”。93岁的王振义院士更来到现场观看演出并寄语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用所学造福病患。”

  与人生伴侣谢竞雄在震旦校园谈论人生理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中,目睹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死于急性白血病,愈发坚定了自己钻研医学、救死扶伤的信念;在贫困的山村中苦中作乐,潜心研究中药,救治村民,更意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狭小的实验室苦苦求索7年,终于探索出了采用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路……昨天下午在医学院东2教学楼剧场的舞台上,为病人健康而执着坚定奋斗的仁医故事徐徐展开。

  一个对科研的坚持不懈,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奉献,对妻子的深情,对病人的负责到底,一个好医生的丰满形象呈现在新生眼前,一次次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其实,这部大师剧已经上演了7年,每年都会在入学季为新生演出,每年都会由医学院学生剧团演出,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医学生坚定从医信念、走好医学之路,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今年交大医学院又迈出创新一步。今年3月牡丹剧社宣告成立,17名学生和47名一线教师、临床医生护士组成,形成以王振义院士主要生平为剧社演出内容、由师生医护员工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大家被王振义院士的精神所感召,倾情演绎大医精诚的故事。

  在历时半年的排练过程中,剧社全体演职人员投入了生命的激情,克服种种困难,传承了牡丹精神,赋予了《清贫的牡丹》新的光彩。牡丹剧社将持续对这部经典剧作进行丰富和深化,让大师剧真正成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生活化、艺术化的载体,贯通思政课的全过程,让“表演舞台”成为思政课堂的新形象。

 

原文链接:http://newsxmwb.xinmin.cn/kejiao/2017/09/12/ls/31275903.html?1505194180078=&150519429997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