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上交医学院思政第一课:医生不只是治病,还应指导健康生活方式
2017-03-30 浏览( 来源:中青在线 
 撰稿:王烨捷
 摄影:

  中青在线上海3月2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今天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中国》思政讲坛迎来第一讲,著名组织胚胎学专家、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为青年学生们带去了《医学科学走向何方》的讲座。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王一飞的讲座实际上从国家政策层面用中外比较的方式告诉上交医学院学子,怎样当好一名医生。

  王一飞说,医学不应该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它还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医学的目标是延长人的健康寿命,包括减少疾病负担、推迟衰老和死亡,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生存质量。

  而一名医生,也不应该仅仅帮病人治病而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实际上,王一飞认为,当代的医生除了治病外,还应该更加关注指导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现在患者在医生眼中直接成为了“病变器官”,医生给患者看病,只看哪里出问题里,就医哪里,疾病变成了各种“症状组合”,诊断成了“一堆检查”,治疗变成了“开刀用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医生会关注的病人真正的健康状况。

  实际上,现在的病人,也出现了各种“医生不懂”的疾病。比如,有人产生了“无手机焦虑症”,有人产生“视屏综合征”,自然界的三大法宝——阳光、空气和水,被手机、电视和电脑三块屏幕所取代,情绪障碍、黄斑变性、颈椎病等成为影响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

  王一飞说,一名医生,不应只关注病人的疾病本身,更应该多花时间,教教病人如何“维持健康状况”,“不要一上来就说你这病怎么怎么样,多关心一下病人,他吃得是否妥当、运动是否充足、有没有抽烟的习惯、能不能戒烟限酒,心理是否健康。”

  类似的,还有临终关怀和缓和治疗服务。王一飞并不赞成让一个病人浑身插满管子地死去,他告诉讲台下的医学生们,“人生得偶然,死得必然。这是规律。”他介绍,2015年全球死亡质量指数显示,英国人的死亡质量排名第一,而中国排名仅在第71位,“这种时候,医生要做的,就是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努力维持人生最后一刻的尊严。”

  据悉,《健康中国》讲坛是上交医学院全国首创的医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解读健康中国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医学及医学相关社会问题、哲学伦理、法律道德、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等。

  上交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介绍,《健康中国》将邀请国内顶尖医学教育学家、医学科学家、公共政策研究者、医学卫生政策法规专家和临床一线医生来讲课,涵盖政治、经济、医疗、政策、医改、法治等多个领域。

  “我自己和医学院院长也会每学期给同学们上两次思政课。”范先群介绍,他的第一堂思政课将会就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问题,向学生们进行解读。

 

  原文链接:http://m.cyol.com/content/2017-03/29/content_15843961.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