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上海方案”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6-01-12 浏览( 来源:中国新闻网 
 撰稿:陈静
 摄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8日披露,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原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领导的团队创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协同靶向治疗的理论体系,并实现临床转化的重大突破,使该病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该突破性成果得到国际上的重大反响,被誉为治疗APL的“上海方案”,现已为全球广泛应用。

  该团队于本世纪初开始了不懈的努力,这项名为“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当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据悉,该团队从全基因组水平阐释了维甲酸逆转白血病细胞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砷剂直接靶向APL癌蛋白,从而诱导该癌蛋白降解;首次阐明了砷剂“以毒攻毒”治疗APL的分子作用靶点;第一次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复方黄黛片治疗APL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项目组在大量动物实验、分子调控网络及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方案,通过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协同靶向治疗535例初发APL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达92.9%。该治疗方案的长期安全性亦得到充分证明。目前正在将APL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此外,陈赛娟团队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等表观遗传相关基因异常是构成急性白血病发病的第三类致病基因的理论,证实了DNMT3A基因突变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始动因素之一,是诊断和预后监测的重要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研究团队还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和M2b急性髓系白血病多步骤发病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发现,为拓展白血病协同靶向疗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2年以来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科学(Science)》《癌症-细胞(Cancer Cell)》等发表20篇核心论文,总影响因子250分,SCI他引1592次,获国家授权专利13项,以及CFDA的Ⅰ/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批文,先后入选2010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成果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六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美国全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第7届圣·乔奇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等奖项。陈赛娟和陈竺还受邀为《Nature Genetics》、《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血液(Blood)》、《白血病(Leukemia)》等杂志就急性白血病协同靶向治疗和白血病基因组研究撰写评论和综述,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原文链接:http://mil.chinanews.com/jk/2016/01-08/7707432.s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