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教师拍微电影备课 学生观看“破案”
2015-05-07 浏览( 来源:解放日报 
 撰稿:徐瑞哲
 摄影:张驰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模拟病人诊断的观点。

 

  “中层干部张先生,吸烟史22年,近3个月平均每周解便仅2次。6周前,他连续加班到很晚,心前区偶有胸痛,之后发作频率增加,但未予重视。今天下午,张先生突然胸口一下子紧缩,休息15分钟还没缓解,同时大汗淋漓,被紧急送医。”这是在“好大学在线”慕课平台新上线的一部微电影桥段,主角“张先生”竟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教师。

  5月6日下午,大二学生“成人护理学”课堂上,10个小组的“辩手”不断举牌发言,讨论十分激烈:“长期吸烟史肯定是张先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工作压力以及连续加班引起张先生心绞痛,第一次出现症状就应及时就医”,“按照医嘱应对张先生执行绝对卧床、低盐低脂饮食”……

  比“我说你听”的网上慕课形式,现在慕课有了从线上到线下“O2O”模式。课前,教师拍摄“微慕课”备课,学生在线观看预习;课上,学生反客为主“破案”,探究慕课中病例留下的种种疑难。任课教师、上海交大护理学院院长章雅青说,这改变了以往“台上满堂灌、台下记笔记”的传统“翻转课堂”。

  片中“张先生”住院后,教师们继续出镜,饰演医生和家属,不仅给出一系列临床检查数据,还加入与“张太太”沟通安装药物支架或金属支架,以及是否选择进口材料等事宜。仅10分钟左右的“微慕课”提出8个医学问题,打破学科专业,将冠心病与便秘相伴而生的临床现象联系在一起。

  “老师为了上好课,也是蛮拼的。”学生马佳莉说,这种新型慕课教育便于自主学习,可随时随地打开视频回放,还可根据自身学习水平,查阅资料找到答案。而大部分课堂时间都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辩明最佳临床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O2O”微慕课开设“每周一病”课程,已开拍到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各种常见病的发病与医护情景,今后还将继续开发母婴护理、生长发育以及“医患、护患沟通”等题材。章雅青说,这类微慕课老百姓也能看懂,具有教学与科普意义。

 

  原文链接:http://qj.jfdaily.com/kejiao/bw/201505/t20150507_1484749.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