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空巢老人成了行骗者眼中“唐僧肉”
2013-10-22 浏览( 来源:劳动报 
 撰稿:
 摄影:

  为何社区免费体验、会议营销屡屡在老人中得手?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针对黄浦区272名老人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空巢老人、情感寂寞的留守父母最容易成为行骗者的目标。

   个案剖析推销员们比子女还“孝敬”

  陈淳是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2007年开始,她发现,爷爷家频繁进出各种陌生年轻人,与此同时家中保健品突然多了起来,从牛初乳、维生素到韩国大理石按摩床、按摩理疗椅,还有五花八门的有机食品。陈淳透露,爷爷每年要在保健品上耗资一万多元。  2008年,陈淳爷爷购买了一款含糖量过高的保健品,导致老人的糖尿病恶化成糖尿病足,险些截肢,幸好家人及时送医,才保住了腿。然而,老人此后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停止购买保健品。

  是什么让老人如此痴迷购买保健品?陈淳发现,这和那些热情的保健品推销员不无关系。他们探望老人的次数比家人还勤快,把老人哄得很开心,常把老人带出去参加义诊、讲座、旅游,几乎每周都要去周边游玩。

  数据分析近四成老人购买保健品

  课题组于今年暑假期间,在复兴公园、襄阳公园以及黄浦区多家医院、菜场和居民区对老人进行随机访问。

  在受访的272位老人中,有102位老人表示购买过保健品,占38%,其中有41位老人选择了情感式直销保健产品。“我们发现,老人购买保健品并不只是出于健康需求,更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他们在推销员身上获得了子女不能给予的关爱和陪伴。”陈淳他们将这种保健品营销方式称为“情感式直销”。

  课题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亲密,沟通频繁时,不购买情感式直销保健品的人数是购买者的13倍,而与子女几乎不联系的老人中,购买保健品的比例最高。某种程度上说,老年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关爱越多,越不会购买保健品。

  与此同时,受情感影响购买保健品花费更多,单次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比例约为61%。

  危险人群刚退休老人更易上当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年龄分布,课题组发现,55-60岁的老人更多选择了情感式直销的保健产品。究其原因,他们认为,55-60岁老人刚退休或临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空余时间大量增加。几十年的工作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空闲,于是在看到参加讲座、联谊、义诊、茶话会、旅游等活动信息时,就产生了比较强的参与欲望。

  “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重新获得了交际圈,认识了新朋友,充实了生活,购买保健品成为维持交际生活的手段。”课题组成员段陈迟解释道。

 

原文链接: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31014/n31927/n31930/u1ai166259.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