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致敬!81岁医学专家成为“大体老师”,为医学事业做最后一份贡献
2020-11-30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了一堂特殊的授课。同学们没有端坐在课桌边,而是集体肃穆站立。这堂课的“老师”没有站立在讲台上,而是静静地“躺”在储柜里,他们被称为“大体老师”。“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他们是医学生无言的良师,也是医学生感知生命的领路人。

在昨天的特殊课堂上,同学们又迎来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体老师”——韩湘君教授。1939年11月,韩湘君教授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医学世家,她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韩湘君教授长期在上海市卢湾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她治学严谨、医术高超、经验丰富,是著名的妇科主任医师,尤其擅长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她为很多妇女治好了病,助生了无数的新生命。他们不一定记得她,但她的生命实实在在让更多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她一生挚爱医学事业,在临床一线默默奉献,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尊重与信任。她勤奋工作几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她生前预嘱:疾病最后阶段不要做无谓的抢救、不插管,只求安泰离去,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

undefined

2020年11月11日,韩湘君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按照其生前意愿,她的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捐献给她最热爱的医学事业。11月13日,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完成了遗体交接,她成为“大体老师”,继续为医学事业做最后的一份贡献。韩湘君教授的女儿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习,她提到:“母亲很早之前就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她秉持医者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情操,决定用最有价值的方式来支持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 韩湘君教授在生命终结时,选择了以“大体老师”的特殊形式谢幕,无言地为医学事业作出了最后的贡献,得到了家人的充分理解与支持!

undefined

近日出版的韩启德院士《医学的温度》一书中说:“一个人生命的铸成,需要无数生命的支援、补充、滋润和蕴化。一个医者的合格与成熟,需要知识与实践的支撑,也需要与周围人不断沟通互动,建立起共同面对疾病的医道。”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初升的晨曦和落日的余晖一样,都会把爱洒满人间。在特殊的课堂上,“大体老师”们用无声的教诲,帮助同学们领略医者真谛,感悟医术精髓,成长为“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卓越创新医学人才。学生们在课堂上满怀着感激和敬意刻苦学习,用铿锵的誓言、深沉的默哀,表达自己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坚定决心。

undefined

据记者了解,早在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就成立了接收“大体老师”的遗体接受站,是上海最早设立的遗体接受站之一。接受站的老师为遗体捐献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他们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待命。截止目前共有9623人在医学院登记意愿捐赠遗体,2980人成为了令人敬仰的“大体老师”,他们抱着“宁可让学生在我身上错划千刀,也不愿学生将来在病人错划一刀”的想法,用自己的躯体,为医学生们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将自己对世界的“爱”永远传递下去。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