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报】抗疫英雄“男护士”是如何炼成的?
2020-11-30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医生和护士,就像高原雄鹰的两个翅膀,缺一个都飞不起来。”这是全国唯一获过“南丁格尔奖”男护士巴桑邓珠的一句名言,深深刻入了同样身为男护士的刘立骏的心里、行动里。作为首批援鄂男护士的刘立骏回到母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为什么坚守。

抗疫英雄“男护士”是如何炼成的?85后的刘立骏是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副护士长,今年除夕之夜加入第一批援鄂的医护队伍,后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坦陈,也曾有“七年之痒”。正是国际护理界最高奖得主、藏族男护士巴桑邓珠的话,让他选择坚守。

刘立骏2009年从上海交大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毕业,进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当年,与他同届的男护生共18人,如今只有他和一位同学还留在医院工作。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改行做了医药代表、专业教师等。

在巴桑邓珠的故事里,刘立骏重温初心,“医生和护士,就像高原雄鹰的两个翅膀,缺一个都飞不起来”,更让他不再“看轻”护士的作用。

“你还必须真的有爱,否则技术再好,在病人感觉中,那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刘立骏这样分享。在金银潭医院的时候,刘立骏还实现了火线入党。党员医护工作者总在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却冲锋在最前的场景,让他感知,自己的一颗热心也一次次燃烧起来……

想知道学霸姐姐如何开挂人生?进博会志愿者是如何坚持500小时的公益之路?其实,这是一场“靶向育人”式的朋辈主题分享会。刘立骏在内的数位学长学姐都齐聚一堂,为医学生们在学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学习提供帮扶。

优良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介绍,学校倡导“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精神,通过制度联动、教学协动、科创撬动、榜样带动、文化推动五个维度,构建“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内涵体系,营造“知行交医”的优良学风,在润物无声中助力“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是什么,让你觉得人生很值得?我的答案是,‘Accepted!’这不仅仅是指论文被录用,更是人生价值被认可、被理解、被接纳。这就需要我们去尝试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去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话语,从年龄相仿、同样为科研和临床“消得人憔悴”而最终成长蜕变的学长学姐口中说出,对医学生们有别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11/12/16050886071218635642.html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