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专家组评估恢复期血浆疗临床试验 研究数据令人乐观
2020-02-22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https://img.xinmin.cn/xmwb/2020/2/NEM1_20200222_C0324979544_A2132796.jpg

近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在国家科技部专项支持下,制备出特免血浆,用于10名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试验。记者昨晚获悉,上海专家团队参与该临床评估,该临床试验获得令人期待的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张欣欣、周敏、陈立等专家组成的团队积极参与协助中国生物、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江夏区中西结合医院三家参试医院和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对该临床试验进行专家评估。研究数据显示,将恢复期供体中含有高滴度中和抗体的血浆输注给患者后,其临床症状在24-48小时即得到改善,同时实验室炎症指标和肺部影像学在短期内都得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5名患者在治疗后中和抗体的滴度升高,所有患者在治疗后7天内病毒核酸的检测均转为阴性;目前尚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据了解,此前中国生物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第六版),与参试医院合作,从恢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浆中制备出特免血浆,制备过程需经过严格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病毒灭活和抗病毒活性检测等流程。

专家们认为,这一疗法对治疗危重症患者很重要,目前相关科研团队正“争分夺秒”地推进血浆疗法的相关治疗和研究,但面临着恢复期血浆短缺,生产制备供应不足的难题。

张欣欣教授整理出“恢复期血浆疗法问答”进行科普,呼吁符合条件的康复期患者积极参与,共同为重症患者的救治尽一份力。

什么是恢复期血浆疗法?

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物质抵抗这些病原体,也就是抗体。经历细菌或病毒性感染而幸存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恢复期血浆治疗就是采集恢复期患者的血液,经过分离处理后,将富含中和抗体的血浆输注给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法,属于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

恢复期血浆疗法用于传染病的治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1918~1920 年的西班牙流感、1920~1940 年代的猩红热、1970 年代的百日咳流行期间,恢复期血浆就已用于临床救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后来这一方法又被用于麻疹、阿根廷出血热、流感、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细小病毒 B19 感染等。近二十年来,这一经典疗法又被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1N1、H5N1、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当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抗病原体药物时,尤其是新发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恢复期血浆疗法可能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唯一选择。

什么患者适合进行恢复期血浆治疗?

恢复者血浆治疗适用于重症患者,最好在起病2周内治疗。因为此时病人体内还有病毒复制或者病毒血症,用恢复期血浆可以快速中和血液中的病毒,减轻炎症反应,可遏制病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起病2周后机体内病毒载量明显减少,且可能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细菌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肺泡上皮细胞大量损害甚至全部损毁,这个时候用恢复期血浆,可能疗效大打折扣。

恢复期血浆疗法有什么风险?

从既往治疗其他传染病的经验看,总体上说是安全的。但输注血浆仍然有潜在的输血感染病原体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包括过敏等。恢复期血浆在分离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病原体灭活和生物安全性检测,感染风险较小,但不排除个别处于窗口期的供体病原体检测阴性的情况。其次,在输注恢复期血浆的过程中,有发生输血相关肺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已经发生严重肺部炎症的患者,值得注意。

什么患者适合捐献恢复期血浆?

一般来说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内没有残留病毒;近期康复的患者,体内存在较高滴度的中和抗体;身体条件符合采浆标准,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阴性;目前血浆的采集是血浆分离机单采的方法,只需将血浆分离出来,把血细胞等有形成分回输体内,每次采集200~400mL,一般短期内可恢复,对人体影响很小。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66666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