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人工智能加入“防疫战队” “小白”机器人弛援武汉
2020-02-07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央广网上海2月7日消息(记者杨静 通讯员沈亮 张晓晶)今天(7日)上午上海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研究团队捐赠支援的2台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科研和医务人员昵称它们为“小白”。这两台智能机器人,即将进入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市第三医院ICU病房工作。

上海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研究团队捐赠支援的2台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 (央广网发 交大医学院供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月4日,国家工信部特别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在全国各地,人工智能正在加入“防疫战队”。

“小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团队经过多年摸索,自主研制开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一款具有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远程协作等功能的医疗服务机器人,已连续两届受邀参加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小白”身高1.45到1.6米,可以以每秒0.3到0.6米的速度,在预定时间跟着医生和护士查房,自动避障,与人互动,而后自行“走”回充电桩补充能量。

因此“小白”机器人可以在隔离病房发挥独特的作用,“不接触式的面对面沟通”进一步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提高了院内外专家会诊的效率,很好的节约了医疗资源。部署在隔离病房的“小白”机器人可以变成专家的替身,专家通过手机、PAD或者电脑可以登录到AirFace机器人程序,远程控制机器人前后,左右移动,控制头部摄像头抬头,低头,旋转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医护人员对隔离区病人的观察和诊疗,同时也避免了医患院内交叉感染。而且医护人员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手机、PAD或者电脑访问部署在隔离病房的机器人,随时随地的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

其实早在疫情蔓延之初,“小白”机器人就已经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医院的隔离诊区开始工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助力,它的足迹甚至远至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和西藏日喀则等地。

吴韬介绍,AirFace医护服务机器人包含了机器视觉、基于激光的空间位置信息等各种高精尖前沿技术,以及基于微软Azure平台、根据医疗场景定制的综合管理等软件。接下来,陆续还将有更多家医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计划部署,“小白们”将在更多的医院发挥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cnr.cn/shanghai/tt/20200207/t20200207_524964888.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