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人工智能加入“防疫战队” “小白”机器人弛援武汉
2020-02-07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图说:人工智能机器人驰援武汉“防疫战队” “小白”机器人此前已在沪“上岗” 交大医学院供图(下同)

今天上午,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武汉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研究团队捐赠的2台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这两台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市第三医院ICU病房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月4日,国家工信部特别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在全国各地,人工智能正在加入“防疫战队”。

这两台机器人被科研和医务人员昵称为“小白”,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吴韬团队经过多年摸索自主研制开发。吴韬介绍,该机器人包含机器视觉、基于激光的空间位置信息等前沿技术,并根据医疗场景定制综合管理等软件,是一款集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远程协作等功能的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白”不仅获得过国家专利,还连续受邀参加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小白”身高1.45到1.6米,可以以每秒0.3到0.6米的速度,在预定时间跟着医生和护士查房,自动避障,与人互动,而后自行“走”回充电桩补充能量。因此它们可以在隔离病房发挥独特的作用,“不接触式的面对面沟通”,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也能提高院内外专家会诊效率。部署在隔离病房的“小白”机器人可变成专家的“替身”。专家通过手机、PAD或者电脑登录程序,远程控制机器人移动和头部摄像头视角,来对隔离区病人的观察;专家还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用手机、PAD或者电脑访问部署机器人,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

早在疫情蔓延之初,“小白”机器人已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医院的隔离诊区开始工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助力,它的足迹还远至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和西藏日喀则等地。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65121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