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防病补“缺”,上海聚焦出生缺陷及罕见病防治
2019-12-26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2月25日电(记者仇逸)确诊宫内胎儿罹患出生缺陷,就只有“舍弃”一条路可走?孩子罹患罕见病,治疗的同时能否从源头阻断,避免不幸的再次发生?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出生缺陷与罕见病临床研究院在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揭牌成立。

研究院由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将着力聚焦严重、高发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开展贯穿孕前/胚胎植入前、产前、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筛查及诊断,建立出生缺陷防控综合体系,并发展基于胚胎源性、迟发性出生缺陷早期防控技术,构建非致死性出生缺陷多学科团队一体化诊治平台,立足源头阻断,进一步提高、保障上海乃至全国出生人口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听力障碍、唐氏综合征、唇裂和腭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是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几大病种,对于患儿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出生人口数及高龄、高危孕妇比例增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出生缺陷与罕见病研究院院长、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院士说:“针对罹患出生缺陷或罕见病的胎儿或婴幼儿,愈早诊断就意味着医疗的提前介入。在我国,平均30秒就有一名出生缺陷患儿出生,医疗的提前介入有时意味着生命的去留以及家庭的圆满与否。”

“研究院将整合各附属医院优势资源和学科,如国妇婴的产前诊断、辅助生殖技术,Bio-X研究院的基因组计划,实施覆盖整个孕期的多学科交叉转化研究,聚焦出生缺陷与罕见病,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诊治,建立临床大数据平台,并为今后国内此类疾病的诊疗和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撑。”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江帆说。出生缺陷及罕见病研究院的成立,将推进出生缺陷临床诊疗新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控和诊治体系,为众多患儿及家庭带来希望。

原文链接: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699803?channel=weixi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scene=2&clicktime=1577268902&enterid=1577268902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