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步骤的全身系统性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世界多国都在全力布局“攻克肿瘤”计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法国里昂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战略合作建立肿瘤研究国际合作网络。
肿瘤是近年来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2018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1810万例,癌症死亡人数为960万例;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2018年中国癌症新增病例约430万例,癌症死亡人数约280万例。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数据显示,肿瘤总体发病率未来还会持续增加,其高死亡率更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都在全力布局“攻克肿瘤”计划,我国也出台了癌症相关防控计划,在科技规划中将癌症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予以支持,但目前肿瘤仍面临“预防难、发现晚、不好治”的严峻挑战。
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在牵头酝酿、布局启动“肿瘤命运机制与过程调控研究”计划,该计划将聚焦我国疑难高发和具有优势研究基础的癌种,通过创新肿瘤研究范式,集聚上海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优势力量,联合国内外该领域的优势团队,打造肿瘤研究协同创新集群,建立肿瘤重大计划联合攻关机制,系统解析肿瘤命运演变规律,绘制肿瘤命运全息图谱,攻克肿瘤相关重大科学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门癌症研究机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在全球抗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目标是推动全球癌症研究合作,提供致癌风险因素、肿瘤分类、癌症预防策略评估以及全球癌症数据的统计,为致癌机制研究、预防策略制定提供权威的证据基础。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紧密围绕科学前沿,通过交流互访、共同举办国际肿瘤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深化交流合作,逐步构建更深层次的合作机制。
根据此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重点围绕癌症早期检测、个体化治疗和有效预防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将通过积极搭建学术交流机制和国际联合研究平台,汇聚全球优势资源,共同攻关肿瘤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同时,积极打造双方学术交流机制和国际联合研究平台,实现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交流、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共赢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代表、营养与代谢部门主任马克·甘特共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江帆在致辞中指出,交大医学院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推动双方开展更全面深入的合作,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正在积极酝酿癌症重大研究计划,希望通过和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等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在癌症研究领域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癌症研究全球合作网络。
原文链接:http://static.zhoudaosh.com/E02108FFA3BD916F990819FF30B785DA83390FE0E4D3E5538DD2CEC4FBED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