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一场跨越2300公里的健康扶贫
2019-07-11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这个孩子患的是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一般需要在3-6个月行唇裂修补术,1岁左右行腭裂修补术,2-5岁做语音训练及腭咽成形术等。但是当务之急是评估及佩戴腭护板以防止呛咳。”7月6日,在西昌市,一个刚出生15天的新生儿被父亲抱来就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陶疆正在义诊。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西昌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作为“东西协作,健康扶贫”项目之一,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家团连续第三年走进西昌开展医疗帮扶活动,专家们跨越2300公里,为当地240余名百姓提供涵盖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优质医疗服务。

“由于当地人才短缺,技术有限,很多口腔常见疾病都无法得到有效诊治。”陶疆告诉记者,在西昌,类似上述病例的患者只能去外地寻求治疗,对于患儿的家属来说,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有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升西昌市人民医院人才质量和业务能力,义诊后,陶疆邀请西昌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赴第九人民医院进修,并争取加入下一届的“九院集团口腔全科联盟”,从而达到业务水平提高与人才培养的目标。陶疆还鼓励口腔科唯一的一位硕士研究生不能放弃科研,要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为当地口腔医疗事业的进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记者了解到,除了义诊,此次帮扶活动还开展学术论坛、教学查房、病例会诊以及学术讲座。上海交大医学院专家和青年医师针对当地的弱项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切实有效的专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青联会长,上海市医卫青联副主席吴正一表示,交大医学院将加强校省之间的合作,集结各附属医院的强势优势学科,帮助西昌市人民医院发挥人才、学科、硬件建设的龙头作用,打造成为凉山州区域医疗中心,助力西昌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曹继军 通讯员魏娜)

陶疆医生正在为出生15天的新生儿义诊

吴正一发表讲话

链接:https://s.cloud.gmw.cn/gmrb/c/2019-07-11/1281059.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