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揭晓:获奖名单上的“上海面孔”
2019-01-08 浏览( 来源:光明网 
 撰稿:
 摄影:

图片说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前排左)团队:致力于淋巴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创新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的养护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探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文军:申报“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核心芯片的国产化”项目,将科研触角伸向了“卡脖子”的产业技术核心。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团队:成功构建眼睑和眼眶恶性肿瘤关键诊疗技术体系。 (均资料照片)制图:李洁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界最高领奖台的聚光灯将再次亮起。在本年度获奖公示名单上,记者发现了不少熟悉的“上海面孔”——有过站上领奖台的荣耀之后,这群富于创造的科研工作者并未因此而止步,他们以不守成的“归零清零”意识,站上更高的起点,瞄准更新、更难的挑战,不断颠覆超越,寻找“无解之解”。

锲而不舍,将颠覆超越进行到底

紧盯科技产业最前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头所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见证了上海科学家在这一艰难征途中树立起的一座座里程碑。

如果这次再次登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文军的名字将第四次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从2003年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到2008年的“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再到2015年的“高清视频网络化即时服务技术与应用”,他带领团队为中国数字电视技术与产业发展披荆斩棘。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收看的数字电视,背后就有张文军团队20多年的不懈奋斗。今年,他申报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核心芯片的国产化”项目,更是将科研触角伸向了“卡脖子”的产业技术核心。

面对日趋激烈的世界科技竞争,越来越多上海创新团队锲而不舍,获奖之后再出发。本年度再度角逐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曾于2009年以“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他将研究视野拓展到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的养护技术创新,用又一个十年为生态文明建设探路。

不懈奋斗,敢于探寻“无解之解”

角逐国家科学技术奖,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来说是第一次,但对于她所在的国家医学转化中心和瑞金医院血液科而言,绝非首次。2005年,从法国学成归来的赵维莅选择了这个有着优秀传承的科研平台。“王振义、陈竺、陈赛娟、陈国强四位院士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探索,确立了靶向基因、创新诊疗的理念。”赵维莅说,四位院士的不懈奋斗和执着追求,化作了国家医学转化中心的全景式组学、多中心临床研究等平台,为接力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支撑起更多临床医生为“无解”的疾病“求解”。

白血病是血液病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而淋巴瘤则是血液病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不仅疾病异质性强,分子分型难度也极高。赵维莅告诉记者,此次冲击国家奖的淋巴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是转化医学平台上诞生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未来还将有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造福患者。

探寻“无解之解”,必须拿出中流击水的勇气、爬坡过坎的韧劲、翻山越岭的毅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团队于2015年凭借“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团队向更棘手的问题发起挑战,成功构建了眼睑和眼眶恶性肿瘤关键诊疗技术体系,相关成果今年再次冲击国家奖。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051064197596542&wfr=spider&for=pc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