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科研团队发现新的内脏异位候选基因
2018-06-08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内脏异位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研究团队,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新的内脏异位候选基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学术期刊《基因组医学》(Genome Medicine,影响因子7.071)上。

  内脏异位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多系统畸形,由胚胎早期左右体轴不对称发育异常引起,其表型多样,发生机制复杂,病因尚未明确。流调显示,该病发生率约为活产婴儿的万分之一,患者表现为心脏、肺、脾脏、肝脏、胃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其中约90%患者合并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单心房、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等,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预后差且生存率低。我国每年约有1700万新生儿诞生,按万分之一发病率计算,我国每年就将有1700名内脏异位婴儿出生。因此内脏异位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团队一直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通过基础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此次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通过拷贝数变异分析和斑马鱼功能实验阐明内脏异位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工作。

  研究中,课题组首先对散发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进行Affymetrix CytoScan HD微阵列芯片分析,发现新的罕见拷贝数变异,进一步分析片段上的基因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并通过斑马鱼原位杂交、反义吗啉环寡聚核苷酸基因敲低技术、mRNA过表达和cas-9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候选基因在左右轴不对称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罕见拷贝数变异是引起散发内脏异位发生的重要原因,所谓“拷贝数变异”是指长度为1Kb至数Mb的DNA大片段的缺失或重复,与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发现新的罕见拷贝数变异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阐明dnah10、rnf115、tctn2、pacrg和numb通过影响pitx2/lefty2的表达模式,进而调控心管的环化。

  研究不仅发现了新的罕见拷贝数变异,更重要的是发现了DNAH10、RNF115这2个基因参与左右轴不对称发育过程,拓宽了对内脏异位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该研究将为内脏异位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靶点,进而有望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降低新生儿先天畸形、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项研究成果由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研究团队共同完成,刘春洁硕士、曹瑞雪硕士为第一作者,孙锟教授和徐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新华医院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