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沈立松课题组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胃癌转移新机制
2018-04-03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沈立松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胃癌的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明确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胃癌转移的影响,发现M2型巨噬细胞亚群通过外泌体传递ApoE蛋白分子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及转移过程。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 Death & Disease 杂志上。该论文由郑培明博士和罗琴硕士担任第一作者, 沈立松教授和袁向亮副教授共同担任通信作者。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携带来源细胞遗传信息如蛋白、核酸的小分子囊泡,直径大约30-100nm,是细胞间相互交流的重要信使。外泌体因其承载来源细胞遗传信息的特性,参与了肿瘤转移的不同阶段,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载体和靶点。

  巨噬细胞一般被分为两大类:促炎症性巨噬细胞M1型,此类细胞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M2型,能够促进肿瘤进展。目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普遍被认为表现M2型特性,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发现,临床胃癌标本中浸润了大量的TAMs,这些TAMs主要表现为M2型,并且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AMs可通过向肿瘤细胞传递外泌体,发挥促肿瘤功能。从机制上来讲,通过对M2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蛋白组分进行了质谱分析,发现M2型巨噬细胞分泌外泌体中富含载脂蛋白E(ApoE),其表达量远高于其他蛋白分子。同时在胃癌微环境中TAMs是分泌ApoE的最主要免疫细胞。APOE-/-鼠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胃癌细胞迁移无明显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APOE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诱导了胃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和细胞骨架重排,从而增强了胃癌细胞的迁移潜能。该项研究将为临床寻求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靶点。

  新华医院检验科于2010年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梯队实力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 团队由博士15名、硕士21名、医师8名组成。在医教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分子诊断、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临床微生物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近年来团队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5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学科带头人沈立松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加入新华医院,200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担任上海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上海市检验医师培训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职,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论著6本,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