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在线发表附属六院血液内科李晓研究组新成果
2015-11-27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11月26 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1.47)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李晓教授课题组题为 “Whole-exome and targeted sequencing identify ROBO1 and ROBO2 mutations as progression-related driver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ROBO1和ROBO2基因在MDS疾病中的肿瘤生物学定义,证实了ROBO1突变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监测指标。相关实验研究主要由该科许峰博士、吴凌云博士和常春康博士共同完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是一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典型特征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且具有很高的白血病转化风险。MDS疾病进展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大威胁,如何精准的评估MDS患者的疾病进展是一个研究难题。李晓研究组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三例MDS患者疾病进展前后的样本进行深度测序,发现两例患者进展前后出现了ROBO1和ROBO2的获得性突变。进一步的靶向测序显示在另外13对MDS进展前后样品发现4对存在ROBO1或ROBO2突变。此外,在扩大的193例MDS病人中发现10.4%的患者存在ROBO1或ROBO2突变。ROBO1突变的患者呈现明显缩短的生存时间及增加的白血病转化风险。体外的细胞系实验也揭示了ROBO1和ROBO2是一个抑癌基因,ROBO1或ROBO2突变导致的ROBO/SLIT2信号失活可能推动疾病进展。该研究首次鉴定了ROBO1/2突变作为了MDS疾病进展的驱动突变,丰富了MDS的突变谱,为研究MDS的疾病进展机制及拓展相应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同时,还得到了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支持。课题组负责人李晓教授近年来一直围绕MDS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以肿瘤突变研究为突破,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结合体内体外生物学技术,揭示MDS的关键发病机制,为MDS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课题组近五年来承担包括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65篇,累积影响因子近200分,引用次数超过600次,荣获省部级奖项多项。课题组所在科室为中国首批两家国际MDS基金会认证的MDS杰出中心,同时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MDS诊治中心。

 

 

  原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1126/ncomms9806/pdf/ncomms9806.pdf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