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oMedicine在线发表附属六院转化医学中心肥胖研究成果
2015-10-13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倪艳
 摄影: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肥胖人群血清中的一些游离不饱和脂肪酸与代谢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这些游离脂肪酸将有望作为新的标志物对人们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并预测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近日,该发现在《细胞》和《柳叶刀》联合支持的开源杂志《EBioMedicine》上在线发表DOI: http://dx.doi.org/10.1016/j.ebiom.2015.09.004(文章链接为: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96415301274)。该研究由六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和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贾伟平教授共同领导中美18名研究者合作完成,对研究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展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比例明显增加。但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肥胖病人都有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大约有25-40%的肥胖者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健康并且没有任何代谢性疾病。所以,目前研究人员开始采用“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来描述这一类肥胖人群。目前医学界尚没有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用于鉴定一个人的代谢表型,尤其是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无法判别其是否属于健康型或非健康型的表型。因此,如果能够对普通人群建立健康(或非健康)的代谢表型的标准,将能够在体检和社区筛查中明确糖尿病以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高危人群,从而可以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早期药物干预,有效遏制近年来日益升高的糖尿病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

  随着体重的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会在血液中会缓慢上升,这个现象被认为是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六院转化医学中心开展了四个独立研究,共收集452份临床血液样本,全面分析肥胖人群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和代谢状态的关系。这四个独立研究包括一个横断面(体重正常的健康者、良性肥胖者、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的样本集、一个具有长达10年随访信息的肥胖者血清样本集、一个代谢手术后随访2年的临床研究样本集、以及一个为期8周低卡路里的饮食干预研究样本集。研究中发现一组不饱和脂肪酸能准确反映人群的代谢状态,四个样本集能够交互验证此结果。

  “利用转化医学中心的代谢组学平台,我们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在血液中检测了四十几种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占血液中总脂肪酸的10%,由于含量较低且动态波动范围较宽,我们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就是一次性在血液中同时检测和定量尽可能多的游离脂肪酸”,贾伟教授提到,“我们研究发现的这几个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具有预测糖尿病风险以及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技术转化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据悉,六院转化医学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曾经于2013年在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对三聚氰胺肾毒性的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中国“毒奶粉”之谜,同年被Science杂志收入2013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Your Microbes, Your Health”,受到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报道。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