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1个项目获上海医学科技奖
2009-08-21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党委宣传部
 摄影:

    第七届“上海医学科技奖” 于8月20日举行颁奖大会,我院有21个项目获奖,其中附属瑞金医院血研所童建华教授和肾脏科陈楠教授领衔的课题分别获得一等奖。另有7个项目获得二等奖、12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了颁奖大会。
    据了解,童建华教授领衔的“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及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阐明了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原因,对于推动白血病发病和治疗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也为筛选和设计新的药物、拓展诱导分化疗法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而陈楠教授领衔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机制及防治靶点”课题组在国内首先报道肾小管性酸性重度、Liddle家系、Gitelman综合症、Bartter综合征等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并对上述疾病建立完善的随访数据库,相关病种数据在国内均为最大组,极大提高了我国肾小管间质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疗效。
    此外,获得二等奖的单位和项目分别是: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明华等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合作开展的《经血管重建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等的《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附属仁济医院狄文等的《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及其耐药机制和靶向治疗》、仁济医院何奔等的《冠心病氧化应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将米尔等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夏术阶等的《激光在微创泌尿外科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并发症预防研究》、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包玉倩等的《2型糖尿病个体化诊断治疗及药物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
    获得三等奖的分别是:附属瑞金医院张圣道等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胆石病发病机制及高危人群的预测》、附属瑞金医院赵卫国等的《颅神经疾病的病因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附属仁济医院黄钢等与华山医院联合开展的《18F-FDG PET/CT的方法学优化及临床应用策略》、附属仁济医院王祥瑞等的《低氧耐受及呼吸道压力生物学效应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刘宁飞等的《肢体淋巴水肿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附属新华医院戴力扬等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合作开展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附属新华医院刘振国等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与非多巴胺受体磷酸化关系及信号转导的研究》、附属新华医院吴晔明等和儿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联合开展的《儿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腹腔镜微创手术纠治》、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刘锦纷等的《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的诊断和治疗》、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刘海芸等的《眼科超声技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柴益民等与海南省人民医院合作的《动脉穿支组织瓣的研究与临床应用》、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吴耀持等的《电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