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民医院全力抢救11名宝钢铁水包倾翻伤员
2012-12-28 浏览( 来源:第三人民医院 文/秦艳;图/奚荣佩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12月17日上午9时50分,随着120救护车的鸣笛声,宝钢铁水包倾翻事故中的11名伤员被紧急送入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治行动拉开了序幕。

  事件发生后,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启动群发烧伤的救治预案,开通绿色通道,成立了由方勇院长挂帅的“12.17”铁水包倾翻伤员救治领导小组。在上级卫生部门指导下,三院快速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烧伤整形科俞为荣主任等专家全力以赴,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烧伤整形科、急诊、ICU、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四十多名医生以及以各科护士长组成的医疗骨干参与了抢救工作。同时瑞金医院、长海医院等专家也到三院进行会诊抢救。

  经检查,11人均有Ⅱ°-Ⅲ°不同程度的烧伤和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其中一名Ⅲ°烧伤面积达99%的伤员生命危在旦夕。医务人员在短短一小时内对伤者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实施了清创和有效的气道干预并转入烧伤整形科进行抗休克治疗。经过医务人员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的积极救治,目前6名重症患者中已有两人拔出气管套管,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烧伤面积达99%的伤员日前也接受了两次创面切痂异体皮覆盖术,术后情况稳定。

  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等领导到三院看望受伤人员,要求医院全力以赴抢救伤员。三院在“12.17”铁水包倾翻伤员中的应急应对能力以及卓有成效的治疗受到卫生局专家组以及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许。

  截至发稿前伤员救治工作仍在继续。据三院院长方勇介绍,由于该批伤员烧伤面积大,程度深,后续的治疗仍不容忽视,烧伤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要随时监控伤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还要做好抗感染,以免发生并发症。这次大批烧伤患者的抢救工作体现了三院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同时也彰显出三院在群体烧伤急救方面的水平和实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