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远程心电诊断平台建立
2009-09-29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wanhong
 摄影: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远程心电中心与长宁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签署了“合作开展远程心电项目意向书”,这标志着医学院远程心电诊断技术将在全长宁区推广应用、并逐步推广到全市。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李卫平、我院副院长章雄等领导出席了签约并讲话。长宁区卫生局局长张平和我院科研处副处长陆树良分别代表各自单位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据我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冯建刚介绍,今年3月,该“中心”率先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技术平台,并在长宁区的江苏、仙霞、天山、北新泾四个社区先期进行了试行,半年来,已先后诊断了2千余例病人,其中及时发现了3名自身浑然不觉的心肌梗塞患者,从而阻止了家庭悲剧的发生。
  所谓“远程心电”,就是将心电图设备小型或微型化,并通过现代无线通信公网(如GSM、3G、CDMA等)或者宽带传输将心电图测量结果传输至设在异地的远程心电中心工作站。医生在收到远端发送来的心电图并诊断后,通过因特网或者手机短信等方式回复诊断结果。我院远程医学中心的心电仪操作由社区全科医生完成,而诊断则由“中心”设在附属仁济医院的资深医生完成。据该中心专家介绍,他们开发的心电设备仅如手机般大小,易于移动,只要有中国电信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就能推行该项诊断服务。与传统心电诊断相比较,远程心电新技术具有便捷、及时、覆盖面广、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因此它不仅仅局限于在医院病房中应用,还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诸如寓所、田头、办公室、运动场以及突发事故的现场等。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有着很高的发生率,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因偶发性和突发性显得最为凶险,无论是中年人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还是老年人慢性病等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出现恶性心血管事件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而远程心电可以为这些人群在任何时刻提供心血管的监护,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的建成,使社区医院能充分利用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并造福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该项技术,社区医生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对病人可进行长期跟踪服务,从而在整体上促进了社区医疗的内涵建设、提升社区医院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水平,同时也顺应了我国医疗资源向社区倾斜的医改方向。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