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0de508071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80d508072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77f508078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0de5080711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80d508072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7/x_77f5080788_s.jpg 1 2 3
2018-07-20 浏览( 来源:新华医院 
 撰稿:
 摄影:
 

  7月17日,亚洲首例单中心独立完成的胎儿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宫内球囊扩张手术在附属新华医院顺利完成。目前,孕妇和胎儿均已渡过术后危险期,胎儿主动脉瓣狭窄由极重度减轻为轻到中度,极大的促进了胎儿左心发育,减轻了胎儿心脏负荷,为出生后的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医院,近10多年来,一代代小儿心血管团队均在努力攻克子宫内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这一夙愿如今终于得以实现。至此,新华医院正式完成了从胎儿期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完整体系,这也是国内极少数能够完成这一体系建设的医疗机构。

  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FCI)技术难度极高,国际仅少数研究中心能够独立开展。此例手术由新华医院院长、小儿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孙锟教授、小儿心血管科主任陈笋、主任医师武育蓉,妇产科主任汪希鹏、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磊,麻醉科主任石学银、医生张成密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实施。

  这位准妈妈孕24周时,经胎儿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当时,孕妇就强烈要求保留这个新生命,并转至新华医院,尽一切可能为孩子争取生的希望。密切观察至孕31周时,胎儿主动脉瓣压差由25mmHg逐渐升高到近90mmHg,左右心室也逐渐比例失调,同时出现了心包积液和二尖瓣反流,所有迹象均表明,胎儿的主动脉瓣狭窄向极重度的方向发展。

  对于这类胎儿,国内很多医院选择放弃治疗终止妊娠,而宫内心脏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主动脉血流,促进左心室的发育,为出生后建立双心室循环创造机会,明显改善预后。自从1991年Maxwell D等报道了第一例宫内心脏介入治疗病例,至今国际上已相继报道超过200例的临床病例,其中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占大多数,技术成功率在50%以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复杂,难度高,需要小儿心血管科、妇产科、新生儿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全力合作配合,因此国际上能开展该技术的研究中心很少,能独立开展的更少。经现有数据库检索,此前未有亚洲地区的医疗机构报告完成过这一手术。

  包括小儿心脏内、外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的围产团队对该病例反复研究,制定了胎儿宫内干预,必要时剖腹产,出生后马上治疗等多套预案。手术当日,妇产科、小儿心血管科、麻醉科等专家团队精确合作,按照预案各司其职,准确穿刺脐血管麻醉后,产科很快将穿刺针通过孕妈妈的肚皮、子宫、胎儿胸壁、最终把穿刺针送到胎儿左心室,紧接着,小儿心脏科医生将扩张导丝和球囊送至左心室,微调导丝顺利通过严重狭窄的主动脉瓣,把扩张球囊送到位置以后,扩张狭窄的主动脉瓣。

  至此,新华医院正式完成从胎儿期、儿童期至成人期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和研究的全年龄段医学体系建设。专家表示,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经过产前准确的检查及评估,大多数患儿出生后经过及时干预可以获得非常理想的结果。胎儿期的治疗只是在极少数危重型疾病中,对胎儿有益。病例的选择、操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

  据悉,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资助下,由新华医院牵头,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仁济医院及长宁妇幼保健院,建立了上海市围产期先心病诊治中心,几家中心共完成胎儿先心筛查2万余例,完成新生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及手术治疗近300例。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