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白血病化疗的心脏毒性新机制
2024-04-18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
 摄影: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结合其心血管和血液肿瘤两大优势学科,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题为“Rescue of cardiac dysfunc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in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by blocking IL-1α (通过阻断IL-1α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心脏毒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白血病化疗的心脏毒性新机制。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AML患儿化疗后的心肌活检标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化疗后心肌细胞的“命运”与其能量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化疗引起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人员构建了模拟临床化疗方案的AML小鼠诱导化疗模型,发现AML荷瘤小鼠在接受柔红霉素(DNR)化疗后会出现心脏能量代谢异常和心脏功能下降,而无瘤小鼠在接受相同剂量的DNR化疗后却不会出现上述改变。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化疗引起肿瘤细胞坏死释放的IL-1α是导致心脏能量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化疗后肿瘤坏死释放IL-1α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心肌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进而使得其下游能量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PGC-1α的表达下调,从而造成心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供能障碍,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和心脏功能异常。最后,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中和抗体阻断IL-1α可减轻AML化疗的心脏毒性且不影响化疗的抗肿瘤效果。

  本研究阐明了肿瘤、化疗与心脏的相互作用关系,强调了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在化疗导致的心脏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机制,对于预防和缓解儿童白血病化疗期间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