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劳模教授变身Tony志愿者,传承的“剪刀”又活起来了
2022-05-03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仁济医院由由生活园区自3月初实行准封闭管理,一个多月过去,同学们“理发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劳动节期间,附属仁济医院原头颈外科主任王家东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联系仁济临床医学院沟通并积极报名,于5月2日清晨亲赴园区,当起了同学们可敬可爱的“Tony”老师。

王家东老师是我国头颈外科著名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几十年来专注头颈部肿瘤的外科诊治工作,曾获上海市劳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王家东主任说他来为同学们理发,可是有依据的,“外科医生的老祖宗就是剃头师傅,这个是有医学史记录的,算是返祖了吧,虽然是业余选手,水平有限,但在特殊时期救急也算是活学活用。”

巧的是,王主任的第一个“顾客”——张新迪,也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防疫期间,主动报名成为核酸采样队的一员,同样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虽是第一个“顾客”,王主任的手可一点也不生疏,短短几分钟,干净利落的发型就剪好了。在场的师生都在感叹王主任在外科手术中练就的一双巧手。

“疫情期间,从没想过能接受王主任的剪发服务,学生真的是十分荣幸。在由由园区封闭的日子里,各位老师都非常关心爱护我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学校和医院都对我们展现了全方位的关爱。作为交医学子和仁济员工,我也一定会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强化自己,在接下来的志愿服务和采样过程中积极奉献,发扬党员精神。”外科基地、由由园区核酸采样队成员张新迪说。




忙碌了一上午,王主任亲自操刀,为由由生活园区近30名医学生和住规培医生理发。与王主任一起担任“Tony”志愿者的,还有来自杭州湾医院的进修医生何榕真,仁济临床医学院辅导员王黎和李琳俏。其中,何医生的技术在剃头方面“造诣颇深”,跟专业理发师不相上下,得到了同学们的真诚夸赞。大家摸摸自己精短利落的发型,纷纷感叹老师们的精湛技术,并对他们真诚地道了一声“谢谢!”。

园区的同学们也对这场集体理发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赞赏。“没想到疫情封控这么长的时间,乱糟糟的头发也像这乱糟糟的生活一样。但是!今天学院组织科主任和老师们为我们集体理发,让我在初夏的隔离生活中感受到了许多清凉!衷心感谢各位老师们!” 19级博士神经内科任潇和辅导员老师说道。在现场,他的脸上满是幸福的微笑。

王主任不仅在专业上体现出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医德,更在躬亲实践中诠释了医者的人文关怀。劳模主任拿起传承的“剪刀”,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的现实问题,也在育人方面“活”出了心思,为培育医学人才持续赋能。他用朴实的语言,踏实的行动,向医学生后辈们诠释了大医精诚之道,鼓励引导医学生医德双修、勇担使命!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