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血管外科联手多学科为102岁老人打通下肢血管
2021-12-09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家住重庆市的陈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老寿星,今年已经102岁高龄。半个月前,他突然开始觉得右腿麻木、冰凉,两天内症状迅速加重,整条腿都变得冰冷,甚至出现右脚发黑、足趾坏疽,以至于日夜剧痛,无法入睡。当地医院为陈老先生做了下肢CTA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陈老先生右腿的动脉血管从大腿根部一直堵到了脚踝,这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是最复杂、预后最差的情况。

家人心急如焚,辗转当地各大医院,却被告知患者已过百岁且体质虚弱,手术难度极大,即使是微创手术也难以承受,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求助。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血管外科专家团队接到陈老先生后,立刻完善入院检查,并联合ICU医生安排患者入住监护病房。在结合老人102岁高龄现状,并仔细查体和评估后,专家团队精密设计了适合“超高龄”老人的综合治疗方案,建议先进行疼痛管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为手术储备营养和体能。

在医务处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指挥下,经过ICU团队的精心调理,陈老先生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可以承受微创手术。手术当日,由冯睿主任主刀并以半个小时完成手术,过程平稳顺利。术后,医疗团队全程执行严格动态凝血功能监测,除了由专人床旁值守,还通过工作群实时讨论病情、调整用药。溶栓6小时后,陈老先生冰冷的右下肢皮温逐渐升高,疼痛也大大缓解,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好觉。整个溶栓过程持续36个小时,造影复查发现,患者的血栓完全溶解,右下肢血供恢复。整个围手术期,老人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和饮食逐渐完全恢复。

据冯睿主任介绍,近3个月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血管外科已经成功诊治7位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血管病患者,体现了医院对高龄患者的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动脉硬化引起的全身各处血管堵塞、血栓形成,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专家提醒,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度的锻炼,预防“三高”,同时要高度重视血管疾病筛查,一旦发生血管堵塞,需要尽早接受诊治。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