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泌尿科团队发布重磅成果:仅需几毫升尿液即可无创精准诊断膀胱癌
2021-10-25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陈海戈教授团队在泌尿科著名期刊《美国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of Urology,IF=7.45)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尿液肿瘤DNA(utDNA)展现了与肿瘤DNA(tDNA)多维度的一致性,同时提出了基于TP53、KDM6A、FGFR3、PIK3CA和ARID1A等五个基因研发的精准检测试剂盒,有望作为膀胱癌患者早期危险度分级、动态肿瘤监控、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有效手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男性第四位,其中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高复发率及高进展率。目前诊断及监测膀胱癌的金标准是膀胱镜检查,但因具有侵入性且检查价格昂贵,制约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而尿液肿瘤标记物、脱落细胞学等无创检查均缺乏灵敏度及特异度且不能揭示肿瘤基因表型,对于膀胱癌的临床筛查和精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近年来,基于体液细胞游离DNA(cfDNA)的二代测序技术(NGS)正逐步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其中多项研究证明了尿液肿瘤DNA(utDNA)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在膀胱上皮癌患者中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仍缺乏对于其诊断效果的研究。因此对于其进行完整的验证,尤其是其与肿瘤细胞中体循环突变的一致性及影响其分析质量的因素是研究团队力争解决的科研问题。

为此,研究团队前瞻性地收集了59例病理确诊膀胱上皮癌患者的组织及其对应的尿液及血液标本,同时使用180基因的检测盒对这些组织、血液、尿液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研究发现,传统的5个反应体细胞突变情况的指标(TMB、VAF、MSAF、CCF及突变总数),utDNA相比ctDNA具有与tDNA高度一致性。而以tDNA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utDNA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为99.3%、86.7%、67.2%、99.8%及99.1%,均高于ctDNA,体现出其对膀胱上皮癌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潜力。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utDNA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进行探索,通过对所有突变>10%的基因进行排列组合,挑选出了TP53、KDM6A、FGFR3、PIK3CA和ARID1A五个基因,研发了检测试剂盒。经测试,该试剂盒可诊断及监测92%的恶性病变,同时因为其无创、便捷的特点,可作为膀胱癌的早期检测筛查工具,未来将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其诊断效果,并进入临床成果转化,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张瑞赟医师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臧婧羽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海戈教授与庄光磊教授为共同论文通讯作者。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