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完成首例机器人导航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手术
2021-06-28 浏览( 来源:附属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前不久,72岁的孙阿姨因不慎在家摔倒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主任董宇启、副主任医师周欣、主治医师肖伟元共同为她实施了机器人导航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手术。孙阿姨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期顺利出院。这是附属仁济医院首次实施机器人导航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手术,这一精准、微创的手术方式让切口更小、损伤更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严重时将危及生命,因此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手术治疗可以为骨折提供初步固定,减轻骨折引起的疼痛,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坐卧、翻身甚至站立等活动,降低卧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股骨近端髓内钉是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金标准,而手术难点主要在于骨折复位、确定主钉进针点和确定拉力钉置钉位置。主钉进针点位置出现偏差会导致骨折复位丢失,进而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影响髋关节功能。而拉力钉位置不佳会导致患者下地行走后出现拉力钉从股骨头切出的严重后果,直接导致手术失败。以往传统手术时,由于股骨头“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主刀医生凭借经验在透视辅助下不断的穿刺尝试以获得理想的置钉位置,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而反复穿刺透视也会加重患者的损伤。而现在,骨科机器人相当于为医生安装了“天眼”,可以帮助医生在术中进行精准定位,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实现更精准、更微创的手术治疗。

实际应用时,由于股骨近端髓内钉需要通过配套的支架进行置入,如何协调好股骨髓内钉支架和骨科机器人机械臂是手术的关键。董宇启组织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团队讨论手术方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并提前在体外进行了骨科机器人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器械的匹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在骨科机器人的定位辅助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主钉及拉力钉都一次性置入理想位置,实现了近乎完美的置钉。整个手术过程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近年来,附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已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下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等微创手术1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骨科机器人手术经验,并通过不断总结创新,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微创的治疗。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