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一针”射频消融为多原发性肺癌患者解疑难
2020-11-19 浏览( 来源: 
 撰稿:邓天
 摄影: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不断上升,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那些肺上同时长出多个结节,或高龄、或心肺功能差,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该如何是好?11月17日“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附属胸科医院传来了“利好”消息:运用CT引导下经胸壁射频消融技术,就能让这些“特殊”的多原发性肺癌患者不再苦恼。

刚刚接受了这一新方法治疗的患者陈阿婆,就是一位多原发性肺癌患者。62岁的陈阿婆,去年被确诊为早期肺腺癌,在胸科医院接受了外科治疗和4次辅助化疗。本以为“噩梦”已经过去,没想到11月初复查胸部CT时,医生又发现阿姨的右肺上叶出现新的病灶,诊断为多原发性早期肺癌。这个消息对陈阿婆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迫切地想要治疗。但是陈阿婆之前刚刚做过手术和化疗,身体状况无法再次接受手术,人的肺叶也不可能一切再切,这该怎么办?难道任由肿瘤长大?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钟华、副主任医师滕家俊在听取了多学科会诊建议后,带领团队认真研究、细致评估,为陈阿婆度身定制了“CT引导下经胸壁射频消融术”治疗方案。这项技术也是胸科医院呼吸内科正在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国产电磁导航系统的早期肺癌精准诊疗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研究”的内容之一,为加强肺癌早诊早治,提供新的选择。

说起射频消融,许多人或许还有些陌生,这是一种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时,医生们运用CT引导下的三维立体重建技术,将直径不足2mm的电极针准确穿刺到患者肺部肿瘤组织中,通过电极释放的热能来“杀灭”病灶,创伤很小,恢复很快。同时,消融技术还能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作用。钟华主任介绍说:“如今临床上发现多原发性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有的患者是像陈阿婆这样先后长出新病灶,更多的患者是初发现时双侧肺上就有多个病灶。外科手术很难一切再切。因此,射频消融治疗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再次外科手术、高龄或有合并症的肺癌患者,为她们带来了救治希望。”

经过细致准备与精准定位,陈阿婆的射频治疗开始了。术中,在CT引导下,医生手中的“消融针”按照既定路线“穿行”,快速、准确地到达病灶部位,进行了精准地消融,新发的肿瘤细胞一下子就被超高温成功灭活了!由于几乎没有创伤,陈阿婆恢复得很好,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针对多原发性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可由内外科联合,在手术切除主要病灶的同时,将其他病灶消融;也可以根据病灶的位置不同,选择经胸壁射频消融或者经支气管消融。这些技术,胸科医院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多原发性肺癌并不可怕,无论患者是否可以手术,胸科医院都有办法、有信心来治疗。” 钟华主任告诉记者。在肺癌精准治疗时代,医生们正在不断探索,运用更多强有力的“武器”挽救无数肺癌患者的生命。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