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挑战高难度人工耳蜗植入
2020-07-01 浏览(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姜蓉
 摄影:

日前,一名特殊的双侧极重度耳聋患儿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顺利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实现人生逆袭。

3岁男孩彦彦(化名)来自浙江,家长反映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听力很差,玩耍、学习等行为都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在被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为“听力异常”后,父母带着孩子奔波于江浙沪的多家专科医院,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一个月前,彦彦出现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耳鼻喉科门诊,他的就医经历深深打动了耳蜗植入团队负责人焦宇医生。之后的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令人震惊——彦彦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内耳畸形“双侧耳蜗阶间隔发育不全Ⅲ型”,并合并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

对彦彦而言,人工耳蜗植入是恢复听觉唯一的希望,但这条路注定不平坦。在完成全面的术前检查后,耳蜗植入团队开始研究孩子的手术方案。阶间隔发育不全Ⅲ型是一种较严重的内耳畸形,患儿耳蜗阶间隔部分发育,但蜗轴没有发育,导致耳蜗与内听道间的骨性间隔缺如。因此,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有可能出现术后脑脊液漏、电极进入内听道等严重并发症。

团队针对各种风险可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使用特殊电极、控制电极植入深度、术中进行X线摄片确定电极位置等。

手术如期而至,由焦宇医生主刀。与术前预期一致,手术中出现大量脑脊液渗漏,由于准备充分,这一情况得到了及时处理。在植入电极时,心灵手巧的医生们用肌肉组织对电极周围进行了填塞处理,这样就有效防止了术后脑脊液的渗漏。手术非常成功,术后CT检查进一步明确电极位于耳蜗内。在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医护团队精心照顾下,患儿恢复良好,术后一周人工耳蜗开机,电极正常工作,彦彦终于能听到声音,接触到有声的世界了。目前,他已开始语言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植入在国内已逐渐成熟开展,无数的先天性耳聋患儿得益于该项治疗技术,获得了听力,帮助耳聋患儿抓住了语言发展的黄金期,从此改变了“十聋九哑”的命运。作为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市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儿中心每年为大约60例先天性耳聋患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助力这些孩子进入有声世界,改变他们的聋哑人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