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瑞金医院成功为106岁骨折患者施行手术
2020-06-10 浏览( 来源:瑞金医院 
 撰稿:周邦彦
 摄影:袁宸桢

近日,附属瑞金医院骨科收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任先生送来的锦旗。然而,患者并非任先生本人,而是他106岁的母亲尤老太。

原来,4月28日深夜,尤老太起夜上厕所时,一不当心,脚底一滑,摔坐在床边的地板上。跌倒后左侧大腿疼痛不止,任先生赶紧将母亲送到了瑞金医院急诊,X光片显示,尤老太左侧股骨下段骨折,收治入院后将她转到骨科。

骨科王蕾主任团队综合评估,认为尤老太虽心肺功能不佳,也有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问题,但如果保守治疗,老人要长期卧床,褥疮、深静脉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无法避免,可能会危及生命。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远端骨折1年死亡率高达25%。为了让老人能重获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患充分沟通后,决定手术。

骨折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为高龄患者、尤其是像尤老太这样的超高龄患者手术,相关术前评估、麻醉管理、围手术期管理,可以说是步步难关,这一台手术,考验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骨科团队会同麻醉科、ICU、手术室、护理部等多部门专家共同对尤老太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制订了详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

5月11日,尤老太被推入了手术室,麻醉科朱詠医生为其实施麻醉,为了减少老阿婆全身麻醉药物用量,确保心肺功能平稳,最大程度保证术后全身脏器功能恢复,他特地采用了外周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的手段,一方面用超声可视引导精确定位术野相关外周神经,注射安全浓度和容量的局麻药进行区域阻滞以后,再进行气管插管,给与较浅的全麻。这个方案不但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也能够确保病人的氧合充足,保持术中耐受手术体位,因为全麻药使用量低,术后也可以及时复苏,避免了超高龄老人常见的苏醒延迟。

骨科王蕾主任团队在老人的股骨上做了一个6cm的小切口,采用先进的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手术从皮肤切开到缝合总共不到1个小时。尤老太体重只有45公斤,末梢循环欠佳,围术期的体温保护相当重要。在体温监测下,麻醉科医生还适时采用暖风机为老太太保温。

术后2天,尤老太在ICU已经可以和医生和家属语言交流;术后5天,在康复师的辅助下,尤老太开始进行床上的肢体被动活动锻炼;术后2周,尤老太已经可以自行在床边坐起,精神状态良好,持续进行康复训练。

王蕾主任表示:近年来,随着麻醉学,外科学、康复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ergery,ERA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尤老太术后早期便开始积极采取床边功能锻炼,能促进骨折后肢体功能康复,帮助她尽量恢复生活自理。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