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开展“杂交手术”一举解决5枚肺多发磨玻璃结节
2020-04-24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袁蕙芸
 摄影:

40岁的王女士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考虑早期恶性肿瘤”,这一结果令王女士如临大敌。近日,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与介入科协同完成的一台“杂交”手术,医生们仅用3个小时,为患者顺利清除五枚“定时炸弹”,患者于术后3天顺利出院。

王女士去年底体检中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后,慕名来到仁济医院胸外科,找到赵晓菁主任,赵主任安抚王女士焦虑的情绪,建议理性对待,三个月后复查比对后再做决定。3月底,王女士再行胸部CT检查,赵晓菁对5枚磨玻璃结节都进行了三维重建,判定较为严重的是右上肺后段的一枚,考虑为微浸润腺癌到浸润性腺癌之间的病变;其余四枚纯磨玻璃结节均考虑为浸润前病变——原位腺癌。

对浸润前病变的结节的常规诊疗方案中,赵晓菁主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因为大部分患者经过长期的随访观察结节并不会有进展。王女士4枚成型的磨玻璃结节分散于左上肺的4个部位,如果手术切除的话肺功能损失较多,得不偿失。

虽然,赵晓菁对王女士进行了悉心的劝导,但是王女士焦虑的“心病”还是难以消除。为了让王女士安心,同时也减少手术带来的肺功能的破坏,赵晓菁想到了介入消融治疗。经过与肿瘤介入科池嘉昌副主任医师的充分交流与讨论,一套完整的手术方案应运而生。

手术前,池嘉昌医生在CT室细心地对王女士左上肺的4枚磨玻璃结节逐一进行消融,没有出现气胸等并发症,王女士也没有明显不适感,遂被转入手术室。赵晓菁主任仅耗时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王女士的单孔右上肺后段的切除,术中术后的病理都如术前预料的一样——微浸润腺癌。术后3天,王女士便顺利出院,出院时王女士高兴地表示她终于可以摆脱磨玻璃结节的阴影了。

赵晓菁主任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肺部结节的诊断越来越精准,治疗方式越来越微创且多样。临床上发现的多发磨玻璃结节,传统的治疗方案以手术+随访为主,一些患者因忌惮手术的创伤,多采用双侧分期手术或手术治疗某些较严重的结节,其余结节随访。随着介入消融技术的成熟,它可能成为未来肺磨玻璃结节的一项重要补充治疗方案。此次杂交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今后既可以同期治疗所有考虑有癌变的磨玻璃结节,又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更好的践行“微创”的意义,为多发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带来福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