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援鄂医疗队完成雷神山医院首个跨病区护理会诊
2020-03-04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袁蕙芸 叶佳琪
 摄影:

3月3日下午,武汉雷神山医院某重症病区,医护人员发现两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骶尾部出现较大面积的压力性损伤伤口。紧急情况下仁济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张继东果断决定为避免其伤口进一步恶化,请仁济医院专业伤口治疗师袁秀群指导该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并为其换药,两名患者目前情况平稳。这也是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的首次跨病区护理会诊。

3月3日下午,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四病区主管护师、伤口治疗师袁秀群忙完手中的工作,立刻从C4病区奔赴ICU病区。两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无法翻身,只见骶尾部出现的压力性损伤伤口面积较大,直径大小均为10厘米,周边皮肤发红明显。均至少有一处为深部组织损伤,损伤程度如不能及时干预可能至少到达肌肉组织。

经了解,两名重症患者来自社区,感染新冠肺炎大约一个多月了,同时患者本身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基础条件差,不利于伤口愈合。再加上呼吸机的使用、肺炎等炎症存在,极易诱发二重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明显的感染、渗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感染性休克。

进入隔离病区后,尽管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负压舱内加倍的体力消耗以及防护服下视力的影响使换药难度倍增,但是袁秀群还是克服各种不适应,细致、专业地为两位患者换药,并和重症医护各发挥所长,从局部伤口和全身情况共同着手制定完整的方案,利用新的敷料来换药,控制感染,争取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袁秀群表示,压力性损伤伤口产生原因很多,如患者严重感染、由于病情等不适合翻身、营养情况不佳、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大小便失禁等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要特别关注压力性损伤伤口的规范治疗和医护间多团队合作,从局部到整体阻止伤口可能发生的溃烂,对于患者尽早康复将起到积极作用。

1986年出生的袁秀群曾有五年抢救室工作经历,2014年由仁济医院公派赴美攻读护理学硕士,同年取得伤口治疗师证书,2016年起开始成为泌尿科全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并参与全院压力性损伤伤口的监控和管理,参与多起疑难伤口、造口的会诊。

据悉,仁济医院已经对院内所有压力性损伤、难愈性伤口等进行全面专科管理,其诊治经验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一致肯定。此次援鄂仁济护理团队除了危重症护理团队外,还纳入多个专科护理人员,包括伤口造口、血液透析、ECMO领域等,将在雷神山医院运用仁济专科护理的优势为更多患者服务。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