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中心援摩医生成功开展当地首例儿童肠套叠无创治疗
2019-09-25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
 摄影:

日前,在摩洛哥梅克内斯市的默罕默德五世医院,一位焦急的母亲怀抱着7个月大的幼子,向当地的医护人员求助。在过去的12小时内,他的儿子每隔10分钟都会陷入一阵剧烈的哭闹,身体紧紧地蜷缩进妈妈的怀里。当地的儿内科医生向正在默罕默德五世医院儿外科从事援摩工作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盛医生发出了会诊邀请。

凭借着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结合孩子的其他临床症状,陈盛高度怀疑孩子得了典型的肠套叠,之后的B超检查结果印证了他的想法。在摩洛哥梅克内斯市,所有的儿童肠套叠都采用手术治疗,此手术选择右侧旁正中探腹切口,手术切口长,对患儿造成很大创伤,术后恢复很慢。国际上小儿外科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对肠套叠患儿不加甄别、一律采取手术治疗,是一种落后的做法。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只要符合治疗指征,儿童专科医院首选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该方法无创伤、无需住院,空气灌肠成功后患儿即可回家,治疗成功率达80%以上。

陈盛清楚地记得,上海医疗队曾经向默罕默德五世医院捐赠过一台中国产的空气灌肠机,但一直没有机会使用。他当即去放射科找到了技术员,向他描述“如何在X线透视支持下用一台装有气泵的机器治愈肠套叠”。放射科技术员不可思议地看着陈盛,心里充满了问号,但他们坚信陈盛所说的“神奇技术,因为他早已在这个医院享有“little teacher”的美名。

X光透视室的操作台上,陈盛向徒弟们演示如何将带有球囊的肛管置入患儿的直肠,如何将肛管和空气灌肠机连接。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荧光屏,观察肠套叠复位过程——气体缓缓进入患儿的直肠和、结肠,荧屏上显示出了肠套叠的黑色包块影,随着气压逐渐升高,阴影缓缓后退,直至到达回盲部……大约30秒后,随着“呼”的一声,一道白色气影迅速冲过回盲部进入小肠,包块阴影完全消失了,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在场的医生们欢呼了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小儿外科医生首创的,相比西方国家的水灌肠和钡剂灌肠,空气灌肠的优势在于无需准备特殊材料,简单易行,安全性更高。经典的国际英文版《小儿外科学》教科书就曾对中国小儿外科医生发明的空气灌肠疗法给予极高的评价。此次该项技术走进摩洛哥,意味着今后梅克内斯地区绝大部分肠套叠患儿将不再经历痛苦的手术,取而代之的是无创的空气灌肠复位。

无私地将中国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带进摩洛哥,造福当地病患,是上海援摩医疗队的光荣使命,也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倾注了前赴后继的援摩医务工作者的心血,记录着中国一带一路医疗援助的坚实步伐!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