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勇闯禁区“拆弹”脑干肿瘤
2019-05-17 浏览(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撰稿:
 摄影:

近日,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为一名3岁小患儿成功摘除颅脑肿瘤,且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来自安徽的3岁患儿小强,自小就脖子向左歪斜,近期又出现了面瘫、左眼无法睁开,甚至吞咽困难等症状。家长十分焦急,带着小强辗转多地就医,都因为手术风险大、预后差、后遗症多被婉言拒绝,最终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求医。经医院神经外科、影像中心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小强被确诊为“脑干胶质瘤”。

颅脑肿瘤是凶险的疾病,脑干部位的肿瘤切除术更是被称为“禁区手术”。常年在“手术禁区”里穿行的儿中心神经外科手术团队,面对这样一个极高风险的手术,在术前做好了周密的准备。专家们联合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配合使用先进的超吸刀技术,在不损伤神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进行脑干诱发电位神经监测,确保术中不损伤生命中枢。

“在为小强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肿瘤长在了患儿脑干的左侧,呈实性,质软偏韧,血供一般,包膜也欠完整,而且和脑干、小脑没有明显边界,手术极易危及患儿的生命中枢脑干,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波把这次手术形象比喻成极具挑战的拆除“医学炸弹”过程。

历经了漫长而艰巨的四个多小时,小强的“拆弹”手术获得成功。不过,杨医生第一时间向患儿家长传递了好坏参半的消息:“手术很顺利,但是挺过手术的孩子还要闯过一个难关——脑水肿高峰期。这是一个高危阶段,可能并发颅高压脑疝,危及生命。”万幸的是,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小强坚强顺利地度过了危险期,意识逐渐恢复,动作慢慢灵活起来。病理报告传来了更好的消息——小强的肿瘤病理切片显示为毛细胞星型细胞瘤,是预后最好的脑干胶质瘤类型。日前,小强已经顺利出院回家继续康复。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