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闵行骨科联盟”成立探索老年髋部患者骨折快速救治垂直体系
2018-03-16 浏览( 来源:第六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老年髋骨骨折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3月14日,闵行区卫生计生委与与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正式签约成立“六院-闵行骨科联盟”,联盟由第六人民医院、闵行区域性医院、闵行120急救中心、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探索老年髋部患者骨折快速救治垂直体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科技影响力连年位列全国首位。2013年,六院骨科张长青教授率先在国内提出老年髋部骨折快速救治和绿色通道建设的理念,并在六院开设了全国首个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在引发业界专注的同时,社会效果显著。

  据六院骨科主任柴益民介绍,老年髋部骨折又称“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随着老年化社会日益加重,在我国,老年髋部骨折发生逐年增加,预计至2020年骨折发生率为16%-20%,人数将达到180万-200万。当前,老年髋部骨折的平均预后情况为:25%完全康复,40%需家庭护理,50%需拄杖或助行器,24%大于50岁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的5年生存率仅30%左右。伤后一年内的平均死亡率为12%-37%。老年髋部骨折的救治和康复已成为社会、家庭和医疗单位面临的严峻挑战、沉重负担和重大社会问题。

  “六院-闵行骨科联盟”启动后,首选工作重点就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快速救治。联盟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规范流程、规范诊治、快速转运、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逐步形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救治的“社区-区域性医院-三级医院和骨科专科中心”的三级垂直体系,实现老年髋部骨折的有效预防、早期预警、及时转运和快速救治,使已发生的老年骨折患者经过逐渐成熟的绿色通道,争取在36-48小时内获得手术治疗,以降低伤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低治疗费用,加快康复周期,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发挥。

  据介绍,闵行在2012年即开展医联体建设,逐步探索出以医联体为载体,大学科建设和专科联盟为抓手的医联体建设“闵行模式”,迄今已建立八大医联体以及皮肤科、中风120、口腔等专科联盟。随着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科联盟是医联体建设中更为精准、紧密、高效的一种合作模式。

  闵行区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六院-闵行骨科联盟合作模式,在医联体内建立同质化的骨折诊疗规范,根据疾病的急难危重程度建立分级诊疗秩序,合理分流疾病康复期患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同质梯度”的分级诊疗模式。与此同时,要充分依托六院品牌效应、骨科技术人才等优势,不断提高闵行区域医疗机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闵行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2017年6月,六院牵头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中国(上海)老年髋部骨折救治联盟”,这是在医疗机构间的横向合作机制,便于合作推动相关技术和救治模式的完善。六院骨科张长青教授称,此次六院-闵行骨科联盟的意义不仅是使更多闵行百姓受益,更是希望通过闵行区和六院的努力,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将新的技术和模式实实在在、更有效地应用到老年人和骨折患者身上,让人民获得更多的改革发展带来的幸福获得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