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8bf508079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55b5080744.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8bf508079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55b5080744_s.jpg 1 2
2017-05-25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团队成功施行了目前国内第一例左心耳封堵联合冠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的一站式治疗,同时解决了病人的心脏缺血问题,也显著降低了脑卒中的风险,挽救两大生命中枢。这标志着仁济医院以心导管为基础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又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一步。

  患者是一位69岁的男性,因为频发胸闷、心悸等不适,辗转就诊于沪上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经检查,发现其有反复发作的快房颤,左心耳内有血流淤滞现象,反复发作腔梗,同时心脏冠脉三支血管弥漫性长段严重狭窄,还伴有钙化。患者本身有起搏器植入史,而且基础疾病多,有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各大医院纷纷下了“心脑血管功能都太差、微创无能为力”“只能搭桥,但风险太大”“只能吃吃药,但脑梗不能预防”的结论。

  经多方咨询,患者慕名到仁济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何奔教授、张清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经医患充分沟通,最终决定实施左心耳封堵联合冠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

  据何奔介绍,该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狭窄,最狭窄处99%,而且严重钙化,同时,有房颤伴多次缺血性卒中发作,其卒中、出血风险评分均很高。麻烦的是,患者的冠脉狭窄99%随时有心肌梗死的危险,而如果植入支架后,他还得再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这样他的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升高。

  经过反复讨论,何奔团队为其确定了既消除卒中风险,还能疏通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梗风险的治疗目标。种种治疗目标叠合,必然会大大提高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对术者要求极高。在经过缜密准备后,决定为其实施一站式的封堵+旋磨+支架植入手术。   

  如何防止脑卒中?左心耳封堵近年来才露面。房颤发生时,由于心房不收缩,血液容易淤积在左心房前外侧的一个像耳朵似的小囊袋里面,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流直接到大脑,堵住血管,产生中风。如果把这个小耳朵封住,不让血液流进去,中风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左心耳封堵手术需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工艺,“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对有经验的介入医生而言也是“险道”,任何一个单一手术都是医生头痛的“畏途”。两个手术的一站式联合治疗,解决了病人的心血管病变,也降低了脑血管卒中的风险,挽救两大生命中枢。病人麻醉后,两个手术先后进行,不到半小时,一个“莲花状”的封堵器已经成功地安置于左心耳口,牢牢地把血流阻挡在外面。同时,另一个大腔导管送到左冠状动脉口,启动旋磨机器,不到半个小时,旋磨成功,植入支架。一个半小时后,整个手术一气呵成。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恢复中。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