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成功完成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2015-09-14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殷兆芳
 摄影:

  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9月13日下午,附属九院顺利完成了九院首例左心耳封堵术,使患者避免了脑栓塞风险,今后也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

  接受此次手术的70多岁男性患者患有房颤10年,合并肾功能不全和腔隙性梗死等病史,术前食道超声等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左心耳形态适合封堵。手术历时四十五分钟,由心内科王长谦教授、韩志华博士在患者全麻状态下为其成功植入波士顿公司WATCHMAN 27mm封堵器,将左心耳完全封闭。手术不仅得到麻醉科、影像等学科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德国巴德贝尔心脏中心余江涛教授的全力指导。

  附属九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王长谦教授强调: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一般表现为心悸、疲乏、眩晕、气短等症状,患有房颤的病人,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在心房淤滞,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90%房颤患者脑栓塞源于此种情况),血栓一旦脱落会顺着血管随血液流到身体各部位,如果进入大脑,就会让人中风,严重的致死致残。

  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显示,九成以上血栓与左心耳息息相关。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这种全新手术通过微创,闭合了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从而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由此,可降低房颤病人中风的风险。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左心耳封堵后,房颤患者将无需长期抗凝,既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凝药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又免除了中风危险。该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为众多面临中风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先进的防范和治疗方法。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