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药外:附属一院肿瘤中心倡导心理、营养干预一年显成效
2014-12-10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金平
 摄影:

  自2013年肿瘤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来,附属一院肿瘤中心举全科之力,注重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关心和帮助病人。在成立MDT多学科综合会诊、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个体化综合诊治方案的同时,不忘对患者心理和营养的干预和调整。

  由于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和因此而带来的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会使病人产生多维度的不良心身反应。因此,对肿瘤病人而言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附属一院肿瘤中心通过与心理科联合查房,通过心理科专业的心理行为干预帮助病人改善心身紧张状态,减轻各种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另外,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会显著危害着肿瘤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并增加化、放疗的毒副作用。因此,在肿瘤综合治疗的同时必须强调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化、放疗的耐受性、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治疗方案并使肿瘤治疗措施发挥更有力的作用。我们与营养科联合查房,对每位患者做营养状态评估,对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营进行营养调整和补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各阶段和治疗不同时期的餐饮建议,改善起体能状态增进免疫力。

  早在1995年,附属一院就成立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康复沙龙,这是由医院肿瘤科病人自发酝酿成立的,以“抗癌康复”为目的的群众组织。它的组成以院肿瘤科为依托,以医院为后盾,由医务人员指导、参与、关心的“医患结合”的形式组成。康复沙龙组织由医务人员和病人共同组成理事会领导。

  自成立以来,沙龙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及慰问活动,如肿瘤防治、康复讲座等。沙龙将定期组织康复病人给其他患者进行经验交流会,针对不同肿瘤,每年举办小型讲座、心理疏导专场和化疗毒副作用应对专场。沙龙还定期组织康复的患者到病房探视新病员,介绍自己康复过程,以此鼓励新病员战胜病魔的信心等。这些活动奠定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也拉近了医患距离,改善了医患关系,加深了医患感情。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